![]() |
|
在讨论明年中国经济可能面对的外部环境时,分析师发现,绝大部分分析人士都认为,美国次级债危机的趋势将成为明年全球经济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并认为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很大,中国的出口很可能因此受到明显打击。一个典型的证据是,中国出口增速从8月以来就一直在23%以下,低于今年以来的整体增速。
13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升3.2%,为34年来最大升幅。14日公布的数据则显示,11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升0.8%,为2005年9月以来的最大升幅;11月份美国CPI的同比增幅,则高达4.3%,也为2005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来自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则显示,欧元区11月份CPI较上年同期上升3.1%,远高于欧洲央行2%的目标值,创下了自1997年1月该数据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欧盟地区的通胀同时大幅上扬并达到纪录水平,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一旦这种状况持续几个月,那将使得发达国家地区的通胀预期高企,并可能进一步使通胀恶化。这种风险,我们不能不防,特别是在已经出现明显通胀预期的时候,美联储还在降息,而且市场还在希望美联储继续降息以抵抗经济衰退的风险。美联储作为全球主要结算货币的发行者,在美元已经大幅贬值、全球通胀已经突破大多数央行设定的通胀目标之时,继续降息将导致泛滥的美元流动性更加过剩,并加剧通胀恶化的威胁。
一旦通胀的条件出现,对中国经济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只需到历史上的恶性通胀环境中寻找就可知道了。绝大部分消费者抵抗通胀的唯一途径,就是大肆采购商品,特别是日用品、必需品等。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者”,也不会例外。普通消费者采购商品自是为了规避商品涨价的风险,而投资者大肆采购商品(实际上是囤积商品),则是为了套利,谋取商品未来涨价的收益。
不必到那时候我们也可以知道,即便发达国家经济真的出现衰退,并打击了消费者的实质消费能力,但只要存在较大的通货膨胀预期,中国面临外需的变化很可能是一个从加速上涨到加速下降的过程。特别是外需加速上扬期间,将会给中国出口商们一种假象——外需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美国消费仍旧强劲。
正确看待全球通胀和外需之间的关系,将有利于中国制定正确的调控政策。当前的中国货币发行,几乎完全是被动发行。一旦因为全球通胀预期高企而出现中国出口暂时性加速上涨的情况,有关监管部门应该对此引起高度警惕:短期内中国的流动性压力会骤增,但随后就可能面临骤然紧缩的态势。如果忽视全球通胀的环境,认为美国和欧盟受次贷危机影响,面临经济衰退风险,就简单推导为外需将下降,并因此可以放松调控力度,很可能会在全球通胀的条件下导致“失算”的可能。 (作者张巍柏为安邦集团(ANBOUND)研究总部分析师)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3 | 有一种痛苦叫搬进了“大平层”,不好住还不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6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7 | 网友惊呼 习近平排场之大 只有1人可“媲 |
8 | 真的 !一切都在习近平掌控之中 |
9 | 史无前例,美国传来重磅消息 |
10 | 快讯:普京宣布停火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