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评论 > 正文  

冼岩来稿:“民主精英”靠不住

www.creaders.net | 2008-01-29 16:31:15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冼岩来稿(原题:原来不但中央政府,连地方政府刘晓波他们都已经“筹备”好了):如果不是碰巧看到一篇网文《“斗士”内讧 “独立中文笔会”在美国法庭遭起》,笔者还茫然不知,貌似慷慨悲歌的“民主斗士”刘晓波及其“独立中文笔会”,已经在全国人民不知不觉间,将“民主化”后中国的各级政权都分配到人了——准备工作比“中功”的张宏堡做得还充分。细数这些将要成为未来中国舵手的“民主中国临时过渡政府各省市政权和平交接委员会接收成员”,其主要成份也无非是一些只知道愤世嫉俗的文人,也就是过去人们常说的“落第秀才”。这些人是天生的 “革命者”,只能破坏,不能建设,当然还知道要赶紧“成立政府,夺取政权”。其中虽然也不乏几个理智之士,但是无济于事。因为就在这个“政权”势力弱小, “离掌权还有十万八千里”的今天,他们连解决自己组织内部的腐败问题都无能为力,连“解剖麻雀”的能力都不具备。己屋不扫,却一心要扫天下。从“排郭门”、“删名门”到“开除高寒案”、“余杰不信任案”,人们不难看出这一“政权”未来的运行轨迹——以“革命党”方式组织而成的团体,对中国而言,其最好意义也无非是“另一革命党”而已。

有人称这些“民主”口号喊得最响亮的人,是“坐地分赃的黑社会集团”、“民运既得利益贵族集团”,指责他们“把一个主旨为争民主争写作自由的作家联谊团体,变成了腥风血雨的杀戮战场”。以我看来,问题倒没有这么严重。刘晓波们对高寒们所做的,不过是在重复中共对刘晓波们所做的而已;正如高寒们对刘晓波们做的,其实也不过是刘晓波们正在对中共所做的而已。在每类组织中,都难免有刘晓波,难免有高寒,人类组织自有其难以超越的行为逻辑和规律。换一个人站同样的位置,表现也很难两样。同一个人,站在不同位置上,面对不同对象,感受和态度自然不同。高寒们相对于刘晓波们而言,无疑是弱小而无助的;但对于庞大的中共而言,刘晓波们也不过就一高寒而已:少年得志,凭借歪批李泽厚而声名鹊起,本来人生轨迹可能就一直这样划过去了;忽然碰上“六.四”——好大一场轮盘赌。原来连进场观看资格都没有的人,突然间有机会上赌桌了,于是纷纷朝前挤。而一旦踏出这一步,就再难作出其他选择了。

当然,以上只是利益分析,不排除当事人可能还有价值理想的原因。正如不应该以利益因素否认价值动机一样,也不能以价值因素否认利益驱动。具体到刘晓波,可能他前期价值因素多一些,后来越来越少,现在应该已经所剩无几了,或者说价值即其利益。一般而言,越是在运动的下层,理想主义的成份越多。萧翰说得那么悲壮,我也相信他是真诚的,但他那时也不过就是个没听到“集结号”的小兵而已。“集结号”的故事,并非中共专有,而是在各朝各代、每个团体都反复发生的现象,它代表了人类组织行为的一个普遍规律:不管旗帜多么鲜艳,口号多么动人,下层大多数人都注定了只能充当炮灰;运动的果实,只能被极少数人拥有。或者说,上下之间,得到与付出永远是极度不成比例的。历史不可能超越,越是貌似崇高的理想目标,越不是普遍群众所能奢望的。如果一定要怀抱理想,就免不了被“忽悠”的命运。当然,能够怀抱盲目的理想而奋斗,朝着并不存在的目标前行,这对于许多人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充实的人生。有时候,鲜血不值钱,热血易沸腾,这就是各种运动总不缺少炮灰的原因。

由于有了“六.四”时的“上位”经验,现在的刘晓波们不但把海外的“巨款资助”纳入囊中,在国内日子过得很“滋润”;而且连中国社会未来的政治果实,也已经被他们私相授受殆尽。根据“六.四”及原来同盟会的同行竞争经验,有时候勇于“宣布”,就意味着既成事实。别的事可以先不急,但不能不抢在其他同行前面,把“政府”先搭建好。对于这些“职业革命家”,看到他们的今天,就能想象其明天——中共好不容易已经开始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了,难道中国人的未来,还要寄托在“另一革命党”身上吗?

这就是我从不看好中国“民主化”前景的原因。这些“革命家”虽然惯于“以专制独裁者的狭隘心态来公器私用、假公济私、公报私仇”,但在不知情的民众眼中,却还是外表光鲜,旗帜闪亮;相对而言,他们也最具有组织性。一旦“天下有变”,就可能成为最强大的社会力量,足以左右走向,至少可以将运动导向 “竞相激进”,将理性之士裹挟而行或者抛在一边。为了避免“出局”,许多人今天自以为绝不会干的事,到时候可能也不得不被迫为之。那时候的中国,才真的可能沦为“腥风血雨的杀戮战场”。

一些人想象,“民主化”运动能够在理性的引导下有序进行,尤其是可以象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在市场力量的主导下,温和渐进。其实,只要运动发生,首当其冲的,除了权力,就是资本。资本会成为继权贵之后的第二个遭清算对象。所谓依托市场力量有序而进的民主化进程,估计只可能象拉美一样,发生在社会历经了多次的动荡、反复之后,在军管与资本联手的力量下进行,然后还可能反复——等到尘埃落定时,中华民族已经不知伊于胡底了。

由此可见,“民主精英”靠不住。于是有人不免疑惑:如此说来,民众还能靠什么呢?莫非只有寄希望于当局的“仁政”?假若当局“不仁”,老百姓岂非就没活路了?——现实苟或如此,也并不奇怪。历史上老百姓活得“滋润”的日子本来就不多。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所以才有人将今天誉为“盛世”。西方发达国家是因为先走几百年,才能以先发优势囊括全球资源为己用,其过程难以复制。

当然,老百姓除“寄望”外,还可以“抗争”。历史的良性进步,从来就是在这种累积寸进中实现的。有时候,进步的方式比进步的能量更重要。采取正确的方式,纵然进步不易,但可保证始终走“在上”的良性轨道上;不遵循良性方式,纵然能快速改变力量对比,制造突破,但结果很可能只是坠入又一轮回而已。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