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冼岩来稿:2008年对许多中国企业来说,是难过的一年。最经典的表征是,新年伊始,就传来作为中国经济发动机之处的广东省数以十万计“三来一补”企业“大撤离”的消息。迫使这些主要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撤退的严寒,并非由单一气候构成。从原材料、人工成本的上涨,到环境、能源的约束;从“出口退税”率递减,到内外税合并;从地方政府催促地区“产业升级”,到刚刚出台生效的《劳动合同法》,一枚枚重磅炸弹的集中轰炸,使大片大片靠微利赢取市场的企业轰然倒下,并在周边造成骨牌效应。这场发生在南方沿海最发达地区的经济灾难,其实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说明许多人期望已久的中国经济大转型,终于正式拉开椎幕了。作为开宗明义的第一步,当然是去旧迎新,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这场经济转型,不但是众所期待的,而且对于中国是必须的。不跨过这道坎,中国经济就只能徘徊在高对外依存、低附加值的全球产业链之末端。这场转型主要有两个方向,即增长由高度依赖出口转为主要依靠内需,竞争力由劳动力成本优势转为科技自主创新。其结构调整之深之广,前所未有,难度也可想而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场攸关中华民族命脉以及现政权存亡的生死豪赌。正因为赌注如此之豪,所以虽然赌桌早已摆好,选手却迟迟不肯入场。长期 “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但选手并没有只说不做,空自等待。不经意间,人们发现胡温已经发牌。珠江三角洲的外企大撤离只是开始,同样的严寒正撒向四面八方。一排排稻谷的倒下,是为了改种价值更高的作物。但是,转型固然是必须的,勇于任事也远比将危机贻至下任更令人敬佩,但时机的选择也十分关键。此次转型存在着时机选择上的误失,其启动恰恰赶上了通胀高热之时。官方公布2007年的通胀率是4.8%,但大家相信实际情况远不止此。即使按官方公布的数据,食品价格的上涨幅度也颇为惊人,充当了这一轮涨价的主力军。考虑到恩格尔系数的影响,再考虑此轮通胀还远未见到终点,可能中国人将近一半的消费力要被这场通胀蒸发掉。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要向着依靠内需转型,其难度不言而喻。
如果说时机选择的误失可能是身不由己——通胀不期而来,转型已刹不住车,所谓选择,其实是没得选择——那么下一个误失则更多人为的因素。中国经济虽然要由劳动力成本优势转为建立科技自主创新优势,但中国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仍在,就业压力仍在。因此,最好的转型不是“一刀切”,而是分地区分步走。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开始产业升级,将除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外的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迁至内地尤其是西部,使中国不同地区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产业链条的梯次分布。以中国区域之广,各地的条件、需要差异之大,相对于周边的种种优势而言,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但从珠江三角洲企业撤离的情况看,迁入内地的企业寥寥无几,大多都外移到了东南亚、南亚等地——中国终于将“和平发展”贯彻到了极致,不但送钱与邻居,连印钞机也拱手相让。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很复杂。或许事情发生的太突然,“有关方面”来不及作出反应;或许财政独立后各地各自为政,早已习惯了相互竞争,而忘记了相互配合与关顾这一“社会主义优势”,中央的反应在时间上又往往要滞后一步;更或许,中西部地区为了践行“科学发展观”,也在一门心思想着怎么“产业升级”,对于东部淘汰下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早已看不上眼——如果最后一个原因属实,那么珠江三角洲企业的灾难式撤离,所预示的后果就不会是喜剧而只可能是悲剧——这一场世纪豪赌,中国已经输了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