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评论 > 正文  

奥运会之后的中国国际新定位

www.creaders.net | 2008-09-11 23:06:52  联合早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有人指出,奥运会的巨大成功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一直奉行的韬光养晦时代的结束。即使中国主观上想继续韬光养晦也很难了,这不仅仅因为中国已经是一个崛起了的国家,而且也是因为国际社会从今以后对中国有了不同的期待,那就是要求中国承担一个大国所应当承担的更大的国际责任。

  邓小平开启的韬光养晦政策,注重中国内部各方面的发展,并且对外追求一种和平的国际环境,为内部发展服务。这一政策非常成功。人们今天所谈论的“中国崛起”就是在这个政策背景下取得的。但是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内外环境已经发生巨变。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中国内部发展具有了很大的外部性,就是说中国内部向什么方向发展及其如何发展,都会影响到国际社会。实际上,近年来,西方国家所流传的所谓的“中国不确定性论”就是这种外在性的反映。

  第二是中国的国际责任。希望中国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不仅来自西方阵营,而且也来自发展中国家。这两大阵营对中国的要求不尽一致。西方国家要求中国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如核扩散、缅甸、朝鲜和非洲达尔富尔问题上负起责任。但在西方的“中国责任”概念里,更重要的是包含着中国内部政治变化尤其是民主化的内容。

  对很多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责任一部分是希望中国承担原来由西方发达国家所承担的责任,例如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和帮助他们的社会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很多发展中国也希望中国能够为他们提供另外一个选择,极端者希望中国能够“当头”来对抗西方,温和者则希望中国发展出和西方不同的国际关系模式。

中国在行为上应有所作为

  的确,奥运会的成功已经造就国际社会中的中国大国概念,奥运会后对中国的更高的期待也不可避免。但这是否表明中国要放弃从前的韬光养晦政策呢?实际上,即使在奥运会之前,中国国内这些年也有争论,提出是否要放弃邓小平的这一政策的问题。争论的发生表明已经有人提出要改变这个政策。这种争论不可避免,因为任何政策必须随着变化了的现实作出调整或者改变。

  不过,笔者认为,邓小平所提出的韬光养晦政策不仅在新时代继续有效,而且应当成为中国永恒的国际关系原则。人们应当所做的就是对这一概念作新的解读,赋予新的政策含义。邓小平的政策有两层,即“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

  从前中国内部发展不够,没有能力来有所作为。现在有了能力,那么在行为层面也必须有所作为。上面提到了内部变化的外在性和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很显然,无论是应付内部发展的外部性还是承担国际责任,都需要通过“有所作为”来达成。

  在内政方面必须有所作为。内部改革尽管是主权国家的内部事务,但在全球化和区域化时代,内部改革必然具有外部意义。内部改革尤其是民主化的改革尽管也是对国际社会的一种回应,但主要是为了回应国内的政治发展需要。(奥运会之后中国为什么需要以民主化为导向的政治改革,当另文论述。)就是说,政治改革可以同时回应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

  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不确定性的疑虑主要来自中国的政治变革的方向不明确。西方世界所谓的中国政治制度的“异类”性,尽管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味道,但的确可以对中国的外部事务构成巨大的压力。

  在西方,一些人不承认中国是个大国,另外一些人承认中国是个大国,但不接受。这和他们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的认识有关。因此,不管人们是否喜欢,这种压力会持续下去,并且也会变得更大。对中国来说,尽管政治改革并不是说政治制度的西方化,但必须说清楚中国的民主政治如何发展,为什么说中国的制度可以和西方的制度和谐共存。

  在履行更大国际责任方面呢?在邓小平那里,韬光养晦意味着“永不当头”。在邓小平提出这个概念时,中国并不具备“当头”的能力。但现在中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来这样做。

  所以,今天提“韬光养晦”显得更具实际意义。不“当头”意味着不挑战西方,不和西方争霸权,不领头支持中国的国际力量来和西方抗衡,不欺负较中国弱小的国家。

  中国一直在提倡建立新国际秩序。那么这个国际新秩序应当是什么样的呢?在这个新秩序中,中国无论对西方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要履行更大的国际责任。但在履行责任的同时如何避免霸权行为呢?中国自己反对美国霸权,所有国家也不想看到一个霸权替代另外个霸权。再者,随着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所谓的“金砖四国”的崛起,这个世界越来越具有多极性。那么,多极权力是否意味着中国和印度那样的大国可以在自己所属的权力极里充当地区霸权呢?

  类似的问题一直可以提问下去。很自然,韬光养晦的概念可以帮助中国反省自己的国际行为,从而避免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的“称霸”冲动。

国际需要有能力实现和谐的中国

  现实世界当然不会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美好。国与国之间、不同权力极之间充满着冲突。面临这样的冲突,很多国家不得不在冲突双方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

  在冷战期间,美苏对抗的时代,中国也不得不进行这样的选择。今天中国的崛起使得中国有能力拒绝作这样的选择。这次在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之间所发生的冲突上,中国就拒绝了做这样的选择。

  中国作此选择并不是因为像一些人所说的两难境地,也不是因为中国对俄罗斯和西方各自的利益相关性的计算,而是中国因为崛起有了独立的行为能力。中国的行为既和中国所提倡的和谐世界目标一致,也表明中国已经具备一定的能力为实现这个目标作出一些贡献。

  一个国家的国际定位往往和这个国家的各方面能力相关。奥运成功举行,中国向世界传达出了中国具备这样的能力的信息。但是从各方面看,没有任何理由说奥运会的成功正在促使中国放弃韬光养晦的政策。

  中国的确需要思考奥运会之后的国际定位问题,但对定位问题的思考的核心应当是如何在新时代继续韬光养晦的政策。这一政策应当是中国不称霸,实现和谐世界的基础。国际社会需要的是一个有能力实现和谐世界的中国,而不是一个有了能力就会去重复从前的霸权所走过的老路的中国。 (作者为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