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评论 > 正文  

李扬:世界经济危机面前,中国不要错失良机

www.creaders.net | 2009-03-25 23:30:02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网友李扬来稿:从2003年开始,世界经济发展突然提速,各国经济指标大多出现喜人势头,在这种形势一片大好的欢呼声中,通货膨胀加剧,经济泡沫越来越大,越来越危险,然而没有一个专家或者哪个组织,看出了这种危险的苗头,系统化理论化地指出危险所在。反倒是石油、天燃气、矿产等资源,迅速达到天价,资源输出国威胁世界:价格还要涨。而资源进口国们,则忙着购买、贮备、囤积资源等原材料,甚至花巨资购买资源公司的股分。其中最忙碌的国家之一,就是中国。
 
然而,世界经济运行到2008年时,突然调头向下,由美国的金融危机开始,导致世界经济开始萧条,石油居然从近150美元一桶,跌到三十多美元一桶,各种矿产价格一路下跌,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能力逐渐下降,而中国等依赖出口的国家,面临双重打击:国内消费低迷,出国产品积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一方面积极扩大出口,另一方面鼓励拉动内需;政府说要保八,李扬看能保四就不错了,因为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出现负增长了。
 

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倒闭了一些金融系统,直接冲击了美国的市场经济,危胁到美国金融系统的健康稳定,甚至是社会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已经不可能考虑其它国家的利益了,所以它必然滥印钞票,直接结果就是美元的国际地位下降,美元贬值,美国国债贬值。2009年初中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提出,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当然关心自己的资产状况,希望美国政府进信用,保证中国的投资。美国财政高官马上出来表示,美国信用良好,请世界放心。言尤在耳,美国政府开始开动印钞机,大量印刷钞票,以解决美国实际困境。李扬理解美国政府这一举动,因为美国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如果美国不能保障自己的经济平稳,直接结果就可能是世界经济大萧条。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仍然购买美国国债,国民不理解,因为美国国债已经贬值,美元开始贬值的情况下,中国政府这样做,不是直接加速国家外汇贮备萎缩吗?然而政府的回答很明确,在这些年中,政府做过大量外汇贮备的保值增值工作,无一例外地是投资失败,不断损失着国家资产,因此只有继续购买美国国债一条路可走,虽然明知美国国债也在贬值。
 
李扬对此有点不同的看法。中国政府做投资失败,是因为最近两年世界经济突然下跌导致的,并不能因此就说明做长期投资必然亏损。美国经济早晚会回到正常轨道,世界各国经济也会逐渐摆脱困境,发展是永恒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例如石油,2009年3月份的价格是五十多美元一桶,再过五年,它还会回到八十美元甚至一百美元一桶,如果世界经济恢复活力,再回到一百五十美元一桶,也很快就能实现。各种矿产资源也会随着经济的复苏,再一次进入上升空间。如果中国政府到那个时候,才决定继续投资石油矿产,恐怕拿出巨额资金也未必管用,因为投资各国大型能源矿产企业,还得所在国国会同意,而以前的教训是,这根本无法得到所在国的允许。
 
21世纪的资源争夺,已经不再象20世纪那样,动用本国军队,通过大船巨炮,强行占领一个国家和地区,然后就是占领军一切说了算。21世纪必然是市场经济大行其道的世纪,一切都应以市场经济规律来说话行事。中国人口占人类的五分之一,粮食、石油、矿产只能通过进口解决,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对物质文明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而中国又不能通过军队得到这一切,那么只能通过金钱来购买。如果这一切都是肯定的,那么我们是在能源矿产价格高时购买呢,还是应该在价格低时购买呢?!
 
一旦世界经济复苏,那么美国国债将成为中国的鸡肋。更何况美国政府为救助危险的美国经济,已经不顾其它国家的利益了,这必然导致美元做为硬通货的地位下降;而经过几千年战争后走向统一的欧洲,为了在世界上拥有更大的政治权力,必然要提高欧盟的经济地位,提高手段之一就是打击美元,扩大欧元在世界上的通行能力;一些对美国不满的国家,开始使用欧元做为结算货币,这种趋势泛化;公认的事实还有,中国人民币必须升值。在这种种情况下,中国政府以美元做外汇贮备基础,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结果显而易见,中国外汇贮备将逐渐缩水。而这些外汇贮备的每一块美元上面,都有中国人的血泪,甚至是生命。
 
李扬的建议是,中国政府继续动用外汇贮备投资海外,主要购买石油、天燃气、矿产资源等等,不仅要拥有大比例股分,而且中国投资公司的人员,还要进入投资对象的董事会、经营管理层。有人担心随着经济的不景气,投资会亏损,可是这种亏损是暂时的,因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很快就会让这种投资体现出战略价值。中国各国有银行和民营银行,在这几年的海外投资中,亏损严重,李扬认为这个时候不是放弃投资,而是继续追加投资,控股外资银行,进入其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这种机会,过去没有,但现在世界金融危机期间,各国大型银行缺资金的情况下,中国各大企业可能拥有了这个机会。当然,投资前需要做详细的调查工作,签定协议时,要有充足的法律保障自己的权益。
 
随着经济危机的加剧,中国政府和媒体一再告诉国民,这是危机,也是机遇。可是,李扬没看到中国政府,把危机当成机遇来使用,没有把机遇当战略机会。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