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评论 > 正文  

北极:“第三次世界大战”正在此地酝酿

www.creaders.net | 2009-05-08 13:49:16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网友周晋来稿: 

北极:令各方垂涎三尺的自然资源

作为地球上最后两块没有被人类文明染指的净土之一,北极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国际石油地质界普遍评估:北极地区已探明的油气储量占全球储量的25%,而北极地区的石油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10%。北极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水力、风力、渔业、森林等可再生资源,铜、钴、镍、铅、

锌、金、银、金刚石、石棉和稀有元素等矿产资源。这些以万兆美元计的巨大财富,过去因技术条件、环境恶劣而难以开采和开发利用,徒令各国垂涎三尺,却也只能望“极”兴叹。

如今江山依旧,却已今非昔比。全球气候暖化导致世界各地相继爆发了一系列的灾难,其中包括覆盖北极陆地的冰盖大面积融化、靠海处冰山的相继大规模坍塌。然而灾难是一把双刃剑。北极地区生态的巨变使北极的海运航道更为畅通,也使被掩埋在厚厚冰层下面的石油及天然气等资源更容易被开采(近来专家甚至预测:北极陆地大面积的冰盖将在10年内消失殆尽),同时油气勘探技术的飞速进步也不可小窥。

北极逐鹿  冰融相见

与无人居住的南极大陆不同,北极地区的陆地、岛屿及其近岸的海域,分别属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丹麦、挪威、冰岛、芬兰和瑞典8个环北极圈国家,习惯上称它们为A8(Arctic Eight),而前五个北冰洋沿岸国家又被称为A5。目前A8在北极地区共有30个行政区,全部行政区域的面积为1,650万平方公里。

冷战结束以来,以2007年8月俄罗斯在北极点的洋底插旗事件为标志,各国在北极地区相对和缓的合作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A5各国已经大幅度提高了北极战略在其国家总体战略目标中的地位,强化了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强度、提升了处理突发事件的行政级别。

进入2009年后的短短3个月以来,尽管受制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各国各方争夺北极主权及资源的战略动作依然频仍。本着“先下手为强”的圈地铁律,各项国家级指令和具体实施措施相继紧锣密鼓地出台,以“冰融相见”来比喻真是入木三分。

先是1月9日,就在布什政府即将下台之际,美国发布了新的北极政策国家安全指令。该指令强调美国在北极地区有着广泛的根本利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内美国在北极地区的行动指南。美国现在每年投入4亿美元用于北极地区的考察和开发。

2月9日,丹麦、挪威、冰岛、瑞典、芬兰五个邻近北极地区的国家召开北冰洋军事安全合作机制会议,这预示了北约、欧盟将集体加入争夺北极地区资源的行列。欧盟希望公平分享北极地区蕴藏的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藏和渔业资源。上述五国还表示:未来将合作控制北极水域,以保证石油和天然气运输通道的畅通。

3月中旬,加拿大宣布将派遣考察队赴北极点附近开展外大陆架勘测,还计划在北极地区建立新的军事基地和开辟深水码头,新建造六艘用于北极地区巡逻的军舰,以扩大加拿大在北极地区的军力。

3月下旬,北极地区军事化争夺的色彩更为明显。挪威派军队在北极海域进行了军事演习,模拟北极资源争夺激烈化的场景,挪威已提前“进入了角色”。

3月23日,加拿大陆军司令部发言人宣布:计划在近年内建成一支庞大的北极陆军兵团。在北约中属于“第三梯队”的加拿大和丹麦都拥有全球一流的破冰船队和适合极地航行的导弹护卫舰,有规模庞大的北极港口提供后勤支援。一旦投入北极地区的争夺战,两国也有相当的胜算。

俄罗斯于3月27日宣布将组建北极部队独立集群,用于在各种军事政治形势下保障俄罗斯北冰洋地区的安全。俄罗斯始终视北极为自己的战略大后方和攻击北约的通道,俄罗斯的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战略轰炸机部队和战略火箭军都各自在北极拥有相对完善的军事据点。俄罗斯同时也高调宣布其潜艇部队将参与旨在确定俄罗斯北极大陆架边界的科考活动,并在未来几年建造至少六艘核潜艇。另外,根据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会议制定的北极战略,该地区将划归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管辖,并计划在2016年前将其建成“俄联邦主导战略原料基地”。

有关各国、各方都急红了眼开始霸位,争抢锅里的肥肉,争执当然会不断涌现。3月24日俄外长首先对挪威的上述军事演习表示惊讶,希望任何时候有关各方都不要军事卷入北极资源的争夺与冲突。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3月26日再次就北极演习事态表示担忧,称这可能破坏北极沿岸国家间现行的建设性协作模式。北约3月26日立刻驳斥了俄方的指责。称此次演习并不是首次类似的演习,只是2006、2007年类似演习的延续。这里我们不期然地闻到了火药味。如果将对北极资源的争夺/冲突与中国南海地区可能爆发的类似形态的区域性争夺/冲突相比,因南海不涉及美、俄、北约这世界三大军事强权的根本利益,所以只要美国不全面介入,南海之争不会酿成世界大战。北极资源的争夺与冲突则不同,它直接与美、俄、加、北约等各军事强权的经济利益和军事战略利益息息相关,各方的矛盾很难调和。21世纪是激烈争夺资源的世纪,其程度比20世纪有过之而无不及。谁在21世纪获得了资源,谁就能继续生存。从这一观点出发,说“第三次世界大战”正在北极酝酿,并不是耸人听闻的天方夜谭。

北极航道的经济和军事价值

从16世纪起,欧洲国家就一直梦想能打通一条经北冰洋到达东方的便捷海上通道,因为北极航道是连接欧、亚、美三大洲的最短航线。但由于北极海域厚厚冰层的阻挡,这一梦想始终无法实现。如今冰层的融化使这一梦想接近成为事实。据国际航运界计算,如船舶从北纬30度以北的任何港口出发,使用北极航道要比绕行遥远南部的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节省至少40%的航程。世界发达国家多处于北纬30度以北的地带,这个地带生产了当今世界80%的工业产品、占据了70%的国际贸易,大量使用北极航道产生的巨大经济利益无法估量。

早在二次大战时期,北极航道就显示了其巨大的军事战略价值。当时纳粹德国以大量潜艇有效地封锁了大西洋上从北美至欧洲的航道,同盟国大量船舰被击沉,损失惨重,史称潜艇的“狼群战术”。同盟国不得已开辟了北极航道,美国援助苏联的许多急需的战略物资就是通过这条危机处处的北极航道成功运抵苏联的,这些战略物资为苏联顶住纳粹德国的疯狂进攻并转守为攻居功至伟。

北极航道对中国的经济意义

虽然中国在北极地区没有领土和领海,但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北极并不属于哪个国家独有,而是属于全人类。故北极事务并不是地区性事务,而是国际事务。中国与其它非北冰洋沿岸国家一样,具有在北冰洋地区自由航行、飞越和科学考察、公海海底资源开发利用的权利。但如果北冰洋沿岸国家取得外大陆架的所有权,北冰洋国际海底的面积将缩小为现在的九分之一(即从288万平方公里缩小到只有区区的34万平方公里),这严重侵犯了应属于全球共有的北极公海资源。

即将开通的北极航道对中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近几年来,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航线沿岸海盗猖獗,对各国的海运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在战时马六甲海峡这条脆弱的“石油运输生命线”更是东亚国家的软肋。随著世界经济进一步一体化,即使在和平时期,世界航运的两大咽喉要道--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通行能力已经饱和,拥塞现象很严重,而北极航线则不存在这些的问题,过往船只不受吨位限制,航行省时、省力、省钱。据中国航运界测算,走北极航线将使上海到欧洲鹿特丹、上海到北美洲东岸的纽约的海运哩程缩短约3,000海里。

北极航道的开通,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北方地区的大连、天津、图们江等港口的兴旺,可降低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本,提高该地区的发展速度,更对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的中国北方环渤海湾经济带的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北极航道一旦开通,将逐步改变世界贸易的大格局,将促成俄罗斯、北美、西欧(北约)为主体的超强环北极经济圈,进而影响整个世界的经济和地缘政治的格局。包括中国在内的非北冰洋沿岸国家届时将如何应对,以及如何从中获取最大的国家利益,应该及早列入中国国家级智库的国家总体战略研究大纲。

北极难以比照南极的非军事化

随着北极地区争夺的日趋激烈化,为防止这类争夺演变成战争,国际社会竞相苦思良策。一些国家倡议按照南极模式,建立类似的“北极条约”。冰岛就曾在2008年召集全球30多位著名法学家聚会阿库雷里大学,力推“北极条约”。

专家称:所谓“南极模式”的核心就是南极非军事化(及无核化)、冻结各国对南极的领土争议、各国在南极实行科学考察的自由和科学合作等。然而,由于南极的主体是一块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周围除了遥远的阿根廷南端,没有大国环绕;而北极的主体却是一片由各主权国家的领土环绕的海洋。南北极地理环境和政治环境的巨大差异,使“北极条约”在可预见的将来绝无实现的可能。

其次,北极的非军事化在可预见的将来也绝无可能。由于此处最难以侦测,北冰洋地区密布各国最尖端最机密的战略核潜艇等攻击性武器。北极地区已被高度军事化,讨论其非军事化无异于投鼠忌器,根本不切实际。

另外,大量已签署并实施的国际条约也抑制了《北极条约》的出现。当北极问题现在凸显出来时,各种全球性条约已大量形成并涵盖了北极地区。例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都包括了北极地区。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叠床架屋、必将与现有国际条约产生矛盾与冲突的《北极条约》没有诞生的空间。

北极地区未来的走势,既纠结不清又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地球村”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人类现有的核/热核武器可以毁灭地球一千次的核时代,如何公平地和平利用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科学地保护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将又一次考验人类的集体智慧。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