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网友冼岩来稿:虽然温家宝总理公开宣示“正义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但巴东案的最新变化却提醒人们:很多时候,正义于今日中国还只是一种奢望。
这种理论与现实、表达与行为的差距说明,要么中国现在还不是温总理所说的社会主义国家,要么正义只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价值,而不是“政府”的。以行为和现实相衡量,政府的首要价值似乎是稳定;正义是否也是它的价值之一,还要打个问号。
由于政府首要关心的只是稳定问题,因此容不得任何哪怕只是“可能影响稳定”的因素存在、滋长,于是“压制”成了最常用的手段,哪怕因此而使地下潜伏越来越滚烫的火山——正义之所以在理论上成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不仅是因为它有着道德上的正当性,同时也因为它具有功能上的平衡性。缺少了正义内核的稳定,不管其外壳如何坚硬,也终究难以持久。
从中央到地方的这种稳定焦虑症,正中特殊利益集团的下怀。以“维稳”之名,他们可以轻易扫清利益延续与扩张路上的一切障碍。于是,政府“稳定焦虑症”缓解的代价,就是民间“正义饥渴症”的越来越严重。
与类似情形一样,在巴东一案中,这种以“维稳”名义进行的压制,主要在两方面展开动作。一是压制舆论的声音,于是据说媒体和网络被打招呼,对此案的处理要低调,不能再上首页;二是压制受害者,不但邓玉娇本人一直被“控制”,其母亲也被反复折腾,终于传来其母与辩护律师解除委托的消息——一个没见过多少世面的乡村妇女,哪里应付得了几级专政机关的软硬兼施。人们看到,就在“湖北省公安厅领导”接见邓母不久后,事态就急转直下,变得越来越诡异莫测了——当然,人家只是出于公心,一切为了稳定。
两方面的动作,目的只有一个:尽快平息事态,不要再起波澜,将影响缩至最小。相对于事态平息的速度要求而言,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似乎是次要的。事已至此,国人也不应再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期待。不要再想着如何在此案中体现正义价值的首要性,不要想着去辨明此案中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也不要寻求那传说中的正气、期待某个青天大老爷会跳出来“讲正气”——因为这不符合“低调处理”的原则。身为老百姓,咱们还是来点最低级、最现实的期盼吧——请再也不要伤害邓玉娇了!不要再对她进行“约束性”伤害或其他伤害,不但不要让她受到不公正的刑罚,而且不可以将莫须有的罪名加到她身上——老百姓再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与折腾了。
“无罪释放”是民众在明白“正义无望”后的心理承受底线。如果法律判处邓玉娇有罪,这样的法律就是在视全国老百姓为罪人,潜在的罪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清醒地知道,当我们也面临与邓玉娇类似的困境时,我们的惟一愿望,就是自己能够做得像邓玉娇一样好——虽然可能大多数人确实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