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网友冼岩来稿:
说到腐败,人们必然想到特殊利益集团。毫无疑问,垄断型国企是当下特殊利益集团的重兵布防区
域。而国资委,无论从其职能还是作为看,均可称为当下特殊利益集团的渊薮之一。
现任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多次为垄断型国企蒙受全社会的怨念而“抱不平”,他为垄断型国企辩护的诸多言论,使其俨然已成为这一利益集团的官面代言人。在分利层面,公众无法知晓其角色究竟如何,但从其所在职位及近些年垄断型国企的所作所为看,其为此利益共同体之一不可或缺分子,应自不待言。
这样一个人,纵然背负公众太多怨念,在现行体制下,也完全可以无视绝大多数人的看法与说法。然而,不管他再怎么无视民声、民意,来自央视的声音,他总不能完全视若罔闻吧?问题在于,作为同一体制下且相互之间有着诸多利益纠葛与牵制的央视,又怎么可能发出真正对他不利的声音?
确实,这种事情过去从未发生过。除了对待已经明确“有问题”而必然下来的官员,具有喉舌性质的央视,从来只会触及癣疥小疾,小骂大帮忙。正因为如此,人们应为白岩松在这一期央视《新闻周刊》节目中的“破例”而大声喝彩。
在节目中,当谈到山东钢铁集团借行政权力强行并购民企时,白岩松先“暗讽”李荣融是“明白人”,继而借李“500强,实际上还是500大”之语,大发感慨:“这话说得多好,但说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明讽”李说一套做一套,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本是“明白人”,却屡做糊涂事;做了这么多糊涂事后,却偏偏还要故意说点“明白话”。如此作派,只能让人联想到某一民间谚语“既要,又要”。
对这样一个人,民众需要的,当然不仅仅是嘲讽。但除了嘲讽,他们还能做什么?所谓“国资”,从来就与国民无关,而仅与党国官员有关。以近年来央企的横行无忌、屡爆丑闻,即使按现行条例看,身膺国资委主任的李荣融也早在应问责之列。然而此人至今岿然不动,足见其底蕴之深。
这一回,如果发出讽刺的不是白岩松,场合不是央视,李仍然可以若无其事。但现在呢?纵然表面上还装着若无其事,恐怕心中多少会有点忐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