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网友丹青来稿:广告宣传做得热火朝天的《五洲同春》文艺演出,终于在多伦多开演了。这
场还未启幕,就让不少人被密集地广告搞得听而生厌的文艺演出,在推介攻势上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新时代传媒集团属下的电台、电视台每天为其宣传的广告的密度之频,远远超过了新时代电视台自己主办的《四海同春》文艺演出。
然而,与火热的宣传成反比的是,对于这场被“吹”得厉害的演出,不少观众的反应却很平淡。一位社区的文娱爱好者看了演出后,用英文“Boring”作为总结。而另一位“老广”观众则说:“I almost slept”。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多伦多华人演艺界人士则认为:整台演出中,只有民乐演奏部分有不俗的水准,但是这些由乐队的各声部首席担任的演奏组合,去年已在多伦多汤姆逊音乐厅的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民乐交响音乐会》上亮过相,所以也就没什么新鲜感。其它节目,如尚雯婕的独唱,她虽然打扮新颖、古怪,但其歌艺也就是卡拉OK的水平,与受过专业训练的歌手没法比。其余的舞蹈、杂技、书画表演等也都是司空见惯的老一套,确实没什么新意,吸引不了人的眼球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这场在演出前及演出后被一些媒体“吹嘘、拔高”的文艺演出,可以让日理万机的中国领事馆的总领事、安省的旅游厅长、加国的国会议员等正襟危坐在现场两个多小时,但是在许多观众心中却评价不高,甚至有人以“想要睡觉”,来形容看演出的感受,这确实值得演出的总导演应该考虑一下,如何转变习以为常的策划文艺晚会的思路了。
平心而论,作为职业文艺团体的中国广播艺术团的演员们,都有不俗的专业水准。个别人,如笛子声部的首席侯长青、胡琴高手姜克美、扬琴演奏家张高翔等,还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名家。但是《五洲同春》的演出在许多人心中如此没有共鸣,究其原因,并非本地观众的欣赏水平不高,也不是组办者的无能,而是中国文艺演出的传统模式已经远远落伍,失去了吸引力。长期以来,在领导审查、长官意志的文艺框架下,大多数中国官方文艺团体所办的文艺晚会,无非就是欢乐的舞蹈、主旋律的唱歌、地方戏曲、民族歌舞、小品杂技,再加上些书画表演、器乐演奏,这么一种什么都有,又什么都不突出的“大杂烩”。这种历久不变的官方版本的文艺晚会模式,在中国早就是日薄西山的东西,拿到海外来,的确也很难打动观众。被誉为文艺晚会“龙头老大”的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春晚”,目前除了“央视”自己还在沾沾自喜之外,普通大众中,对之感兴趣、有好评的人早就是“与日俱减” 了。与“央视”的“春晚”相比,中国广播艺术团的《五洲同春》自然是“小三子”,如今“龙头老大”都成了昨日黄花,再指望“小三子” 能受到海外华人的喜爱,也就不现实了。
每年新年春节期间,在大多伦多地区总有一台又一台的由本地的华人文艺团体及华人社团主办的文艺演出,尽管这些演出的水平良莠不齐,规模也大小不一,但是各台晚会也都“虾有虾路,蟹有蟹路”,能保证基本的观众群和票房。那些在舞台上演唱的“夜莺、画眉、杜鹃、百灵鸟”或者什么著名的“家”和“大师”,甚至“华人帕瓦洛蒂”,也许歌艺比不上《五洲同春》的现职专业演员,但依然能受到观众欢迎,其原因还是在于听他(她)们唱歌,观众有“自己人” 的熟悉和亲切的感觉。
对于那类在中国也没有吸引力的老一套形式的文艺演出,是否有必要费那么大的劲、以宣扬中华文化和艺术的名义,输送到海外华人社区中,这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近十年来,从中国“出口”而来的大型文艺演出,唯一成功的是《同一首歌》的演出,但是其成功的原因:首先是超低的二十元的票价,其次是演员阵容中有中、港、台三地的著名艺人助阵。去年来多伦多的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演出,虽然音乐水准很高、演出质量上乘。但是票房和影响力却极差,主流媒体只字没提,这场演出从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国民族音乐的角度上讲是失败的。此外,就再也没有可以让观众津津乐道,而不是我们自己的媒体胡乱吹捧叫好的从中国而来的大型文艺演出了。
对于一些热心组织中国文艺团体赴海外演出的“搞手” 们而言,不管是出于商业的目的,还是别的企图,首先要搞清楚、弄明白本地华人观众艺术欣赏的需要,以节目的艺术含金量和深度作为选择标准,如果只顾着“政治正确”将在中国也已经过时,没有票房又平平淡淡的文艺演出“硬塞”给海外华人,那么难免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如今,央视春晚都已成了昨日黄花,《五洲同春》的节目又能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