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Creaders.Net)读者冼岩来稿:千股跌停,沪指重回2700点,股民骂声一片,市场急于揪出罪魁祸首,而早已于2015年12月27日获批,即将于3月1日施行的股票注册制,即被视为祸首之一。那么,作为近年来中国证劵管理部门改革的最大成果,股票注册制到底是好、是坏?
客观说,实行股票注册制确实有利于肃清(注意:是肃清而非遏制)迄今证劵行业令人发指的腐败,堪称真正的治本之策。注册制使权力由事前审批变为事后找茬(监督),权力并没有因此就失去寻租的能力,它仍然可以通过故意找茬来实现寻租,逼迫自身不干净的企业花钱摆平。但问题在于,企业有了其他选择。
此前,企业要上市,摆平证监会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一道关口。不摆平它,你本身质量再好,可能也上不了市,于是花钱摆平成为唯一选择;而只要花钱摆平了这一次,由于监管方本身也已经“下水”,事后监督必然形同虚设。现在,上市无须经过审批,权力只能事后监督,于是,企业可以有两种选择:继续用花钱摆平的手段来应付监管;或者是做好自身,使权力寻租无隙可乘。而权力的可能表现则为三种:1,摆虚架子,不作为;2,故意找茬以便寻租,假作为;3,真正履行监督职能,真作为。从其本身利益出发,证劵监管部门或许会更多地选择“不作为”和“假作为”;但由于还存在来自上级与外界的压力,它不可能长期一直保持“不作为”或“假作为”的状态。从较长时间段来看,它总会有“真作为”的时候。如此一来,企业花钱摆平就成了不值当的选择:你辛辛苦苦花钱摆平一次、二次、三次......让监管者对你的问题视若无睹,但很可能下一次你突然摆不平了,监管方突然认真起来,钉是钉铆是铆的,你前面的花费等于都打了水漂,该怎么受处罚还得怎么受处罚——面对这样一种与权力交易无法一次性完成,而是必须分段、分次多次反复,甚至还随时可能推翻前面交易的“操蛋”局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体验后,相信越来越多的企业会把心思放在搞好自身以令权力无隙可乘上——如无其他意外,“走正道”长期而言将成为上市公司的主流。这正是治本之策的魅力所在,也是人们常说的,减少权力可干预经济活动的权限,可以减少腐败的原因。
但问题正如凯恩斯所言:在长期里,我们都已死去。与投资者利益攸关的,主要是当下和短期。就短期而言,股票注册制对市场将产生何种影响?
不幸的是,影响很坏。原来企业上市,还需要企业、证劵公司、证监会三方(主要而言)联手造假;现在却只须企业、证劵公司两方即可,显然造假上市的门槛大大降低。在中国目前状况下,这样的“好事”岂有可能不趋之若鹜?证监会当然还有事后监督,但即使排除其“不作为”和“假作为”两大主要选项,其“真作为”也需要时间来发现问题。事后监督需要从外部发现问题,并掌握确凿证据,这显然比审批时发现有所不妥即不予通过难度要大得多。证监会发现一个造假完整的上市公司之问题,可能需要几年时间;但企业的创办人套现而出,可能只需要几个月。这样一个时间差,就可能坑死无数投资者——被击鼓传花至接棒的股东,期待的已不是监管部门的“真作为”,而是能够继续“不作为”或“假作为”。别说中国现在并没有追究套现而出之企业创办人的有效法律安排,即使有,人家也可以在事发前转移阵地,连人带钱转移到国外,只留下无数苦主。
比较靠谱的解决方案,是对证劵公司从严管理。一旦其推荐的上市公司出现问题,不管有无发现共谋的证据,证劵公司都必须付出沉重代价,包括取消上市推荐资格,严惩责任人、领导者及法人代表。这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规避道德风险的方式。但在中国,很难期待管理方会对与自己利益攸关、在行业内举足轻重的证劵公司下这种重手,至少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见到过这一幕,即使是现在金融界号称正在承受“反腐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