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万维读者网(Creaders.net)记者Paul评论文章:新闻界的诺贝尔奖---普利策奖把今年的特稿奖颁给了《纽约客》杂志的一篇长篇专稿《大地震》,这篇很容易会被人认为是枯燥地理科学调查的专访文章,被作者Kathryn Schulz用非凡的文字表达能力、丰富的知识背景,进行了引人入胜、迫人心怀的描写,成为环境与地理科学报道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普利策奖公布之后不久,搜狐属下的传媒狐就独家编译了《大地震》这篇佳作,并在微信圈产生了广泛的传播。这篇详细阐述美国加拿大西海岸极有可能发生9.0级大地震并引发大海啸的文章,随着中文翻译的广泛传播,将极大的刺痛、震撼那些居住在美国西雅图和加拿大温哥华的华人华侨。
根据文章的介绍,自1700年美国西北海岸发生过一场大地震之后,近10000年内(共发生了41次大地震)平均爆发频率为243年一次的美国西北海岸和加拿大卑诗省,已经316年没有发生大地震了;而过去300年内,在人类不知情的情况下,美国加拿大已经把美加西北海岸的两州一省,建设发展成为现代社会最好的文明区域,西雅图、温哥华这两个都市更是全世界熠熠放光的明星。
作者预测了大地震发生之后,美国西北海岸所遭遇的重创:大地震发生之后,真正的灾难之源是因地震引发的大海啸,将在地震之后的10-30分钟之内,摧毁从海边到美国州际公路I5广大的海岸地区,而在灾难发生之后的短时间内,在公路、通讯和电力等社会供给系统受到摧毁的灾区,人们只能自我救护。
作者以令人信服的数据、真名实姓的科学家采访,以及具想象力的手掌模拟地震和海啸,给读者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感性的理解,成为科普报道中难得的佳作。
不过,伴随着文章直入人心的易于理解,则是温哥华人的心头之痛,这座世界上的城市明珠,这是依伴着海水而生的城市,在人类对过去10000年来地震历史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发展成为一个生机勃勃、拥有人口200多万的美丽都市,尤其是临水一线的温西、西温、列治文、三角洲等地区,更是成为人口密集、华人热爱的居住区域。《大地震》一文所揭示的地震和海啸的后果,将是对这些区域的温哥华人的一场刺痛、一个警醒。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惹习震怒 中国著名学者被迫离职 |
| 2 | 原来习真急了!美中元首突然通话内情曝光 |
| 3 | 一场国际盛会:中国表现令人很失望 |
| 4 | 退休生活,一定要离开三个圈子 |
| 5 | 高市与川普通话后,日本突然强硬! |
| 6 | 中日关系快速下滑 川习通话 习突然说出这6 |
| 7 | 日本突然刹车,全球冷汗直流 |
| 8 | 突发!川普:习近平已经同意了 |
| 9 | 昏招迭出,账号被封,颜宁闺蜜亲手埋葬最后 |
| 10 | 美中局势惊人逆转!罕见共识形成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