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T所在的剑桥是一座典型的大学城,它的地理构成可以简单地划分为4块:哈佛以内,哈佛以外;MIT以内,MIT以外。
740)this.width=740" align=absMiddle border=0>
图:MIT Media Lab
我曾在另一个大学城伯克利混了10年,打工。剑桥看起来跟伯克利差不太多,满街遍地的男女学生,城市里一切设施的建立无不围绕着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实际需求。 我常去的那家咖啡店向在校学生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无论任何时候,喝咖啡的人总是至少有一半埋头于手提电脑,屏幕上同时开着七八个窗口。他们不是在聊天儿,而是 在演算机械工程或是计算机的问题。
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都不是等闲之辈。乍一看,这里像一个geek(科技怪才)一族的乐园。假如哪天一块石头从天而降砸在校园里,十有八九会砸在某个一天到晚琢磨“开放源代码软件与自由软件之异同点”的电脑狂人的脑袋上,或者砸在某个正在思考“人工智能的真实用途以及生命科学的伦理意义”的家伙头上。但另一方面,学校也不是象牙塔。在校园周围,森林似的围着厚厚一圈公司企业的办公楼,西北角上新辟出了一块高科技开发区,叫做“科技园@MIT”,这个奇怪的名字代表了一片介于科研与工业之间的灰色地带。
一提到“科研”两个字,总是免不了跟大学、公司、政府纠缠不清。它们之间的暧昧关系简直就像一种三角恋爱的怪圈。当你漫步在MIT附近时,你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恋爱关系”的存在。它不只存在,而且已经开花结果实就是剑桥城里那些石砌砖垒、钢筋水泥的建筑物。我不是耸人听闻。比如,MIT东门两旁的大楼是属于 Forrester公司和其他一些公司的,看上去跟教学楼不分彼此,令人搞不清哪块是工业园,哪块是校区。
从前,当我还是一名只知读书的书呆子时,我对校园之外的“现实世界”可以说 是浑然不觉。如今,在“现实世界”里生活了若干年后又阴差阳错地回到校园,我突 然开始想到一些以前从来不曾想到的问题。
成立这样一所(我们称之为“大学”的)机构,把一大批聪明绝顶的年轻人招收进来,统统关在这个小小的城市里,年复一年地关在里面,这样做到底有什么意义? 置身于这些可爱的 MIT才子中间,打量着他们T恤衫上用科技术语写的各种俏皮话、双 关语,我既感受到了智力上的愉悦,同时又不免产生某种非常奇怪的感觉----—这里好像是一个动物园!我仿佛漫步在一只巨大的铁笼子周围,铁笼子上挂着一块招牌,写道:“geek自然生态保护园”。遗憾的是,正如动物园一样,这里的一切都谈不上“自然”,而是人工的产物,并且完全是封闭式的。
大学城与外部世界的割裂局面使我困惑。为了使学生专注于学业不受干扰,大学把外部世界拒之门外;同时,为了使学生的自由思想不波及外部世界,大学把学生关在了里面。这两种手段是同等重要的。MIT的办学方针一再强调说,MIT是一座使人“学会思考”的学府,也确实如此。这是脑力劳动者的高度集中化使然。可惜,学 生的思想很难走出校园。很大程度上,校园变成了思想者的集中营。
这就是我--一个在“外面”混迹多年后又突然重返知识殿堂的老学生,在走进铁 笼子之前的思考。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老照片:1946年北京通县,农村人的生活令人 |
2 | 政治局常委会细节曝光 出事了? |
3 | 张柏芝三胎改名谢振天?谢霆锋:欺骗大家对 |
4 | 境外电诈亲历者:没姿色女子 最后的归宿是 |
5 | 北京只剩最多10年时间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