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日前发生的“美联航暴力强拖亚裔乘客下机”事件仍在发酵。这一事件也让69岁的越南裔美籍华人医生陶大维(David
Dao)进入人们的视线。
这位其貌不扬的肯塔基州内科医生,毕业于胡志明市医药暨药理大学医科,有着非常成功的人生。他拥有自己的诊所,同岁的妻子特蕾莎(Teresa)也是医生。他的5个孩子,其中2个孩子在得克萨斯州和北卡罗来纳州当医生,2个孩子刚从医学院毕业不久。
陶大维一家的成功故事,让人们好奇当年越南局势动荡时期,不得不投身怒海,以难民身份进入美国的越南人(包括华人),如今生活得如何?
今年年过五旬的理查德·周头发已经花白,他皮肤偏黑,身材约一米六,非常健谈。尤其是谈到当初逃离越南的经历,他滔滔不绝。
理查德目前在美国银行计算机技术部门工作,和同龄美国人相比,他职位并不算高,但仍旧算是一份稳定高薪的工作。
谈起在纽约的“天才中学”(Gifted
School)里上学的两个孩子,理查德就笑得合不拢嘴。他老来得子,和许多越南难民一样,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下一代的教育上去。按照他的说法,自己走过一段弯路,不能和年轻人比进步,但是很感恩于目前的所有。
理查德所说的“一段弯路”,其实远远不能描述他所经历的艰辛和奋斗。
理查德是一位来自越南的华人难民。虽然算不上“含着金汤匙出生”,但是他家原本在越南西贡(1976年更名为胡志明市)经营一家米店,到他父亲这一辈已经是第三代了。
到了1975年,越战结束,越南南北统一。还在读小学的理查德憧憬着未来的人生,他父亲的米店的经营却难以为继。
“父亲本来还对新政权有所期待,但是当越来越多的朋友和邻居被送往劳动营之后,我父亲在1978年义无反顾地用家里存下的金条买了船票,带领全家投奔怒海,”
理查德·周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当时的价格是每个人要两根金条。我爸妈把所有的积蓄都给了船老大。”
载着理查德的小木船和其他小船一样经不起风浪。理查德至今都觉得幸运的是,他们在海上漂了两周后,在靠近马来西亚的海域遇上了巡逻寻找难民的美国军舰。被救上岸后,理查德一家被送入难民营等待移民名额。虽然当时理查德最想去的是美国,然而当时难民营人满为患,他们全家最后被送到了澳大利亚。
不过,他们4个兄弟姐妹读书都非常出色,最后四人都考进了美国的学校,并移民美国。他们的父母最后也赴美和他们团聚。
其实这波难民潮属于第二波越南难民潮。第一波发生在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后。当时,与美国或者南越政府有密切关系的人纷纷搭上飞机或美国海军船只逃向美国,这批人大约有12万人。
当然,这一群体大部分教育程度较高且较为富有。根据美国有关部门1975年的统计,超过30%的第一拨移民为医学或技术领域的精英人士。
然而,美国社会通常所提到的“越南难民”是指第二波难民潮,开始于1978年并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逃离当时动荡、严酷的环境,许多南越人登上拥挤而不安全的小渔船逃离越南,亦即被外界熟知的“投奔怒海”。
林子祥、刘德华主演的影片《投奔怒海》,讲述了越南战争后普通民众的悲惨境遇。
与第一波移民潮中的70%来自于城市的高阶层移民不同,这一次的难民大部分处于社会底层:大部分是农民或渔民,还有小城镇的商人等。
他们中的幸运者遇到外轮或军舰,然后被送到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的避难所,随后被分配到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
1981至2000年间,美国接受了53万多名越南政治难民。
不过,美国并不区分越南难民的民族来源,没有官方数据显示有多少越南难民或越南裔美国人是像理查德·周那样的越南华人。
艰难转型
在加州奥兰治县(Orange County)的威斯敏斯特市(Westminster),博尔萨大道(Bolsa
Avenue)上各类越南商铺应有尽有。
越南米粉馆里,热气腾腾的“福(pho)”一碗接着一碗从厨房里端出来;杂货店里,各种越南特产从小吃糖果到调料厨具,让人应接不暇,甚至连美国超市里从来都看不到的热带水果,也能买到。店主基本都是越南人,越南语说得比英语溜。
这里就是“小西贡”,南加州越南裔美国人社区的商业和精神首府,人口估计为20万以上。市长Tri
Ta是出生于越南的越裔美国人。临时市长Tyler Diep也是来自越南的第一代移民。
然而,小西贡的形成并不容易。越南难民刚来到美国时日子并不好过。当时的美国人饱受越战折磨,对越南人有无尽的反感。1975年美国通过了《印度支那移民和难民援助法》,使得越南和柬埔寨难民可以特殊身份进入美国。然而,为防止难民形成少数族群聚居区并减少对当地社会的影响,他们被分散于全美各地。因为政府认为,这样更有利于越南人与美国社会的同化。
但事与愿违。不通英语的越南人很难融入当地社群,更不用说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他们在当地饱受歧视。
1979年,美国住房、教育和福利部发布报告指出,大多数越南难民“生活在勉强糊口的条件下”。在一些社区,多达60%的越南裔美国人接受某种福利补助。
“他们几乎不会说英语,只能在较差的就业市场上寻找工作,或是靠福利补助生活,住在拥挤不堪、似贫民窟的住房中。”该报告指出。
此外,越南难民和美国白人的冲突日益突出。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墨西哥湾沿岸,越南裔渔民和美国渔民之间就曾爆发暴力冲突。这一地区的许多白人中流传各种谣言,例如美国政府直接把他们缴纳的税金交给越南难民,去做虾蟹生意。
越南人的大量涌入,也不可避免地造成文化冲击。直到1989年,威斯敏斯特市仍不允许来自越南的老兵组织游行。一位市政委(电视剧)员会委员对这些老兵说:“如果你们想当南越人,那就回南越去。”
战争与动荡带来了越南难民潮。图为百老汇经典音乐剧《西贡小姐》长演不衰。
难民们自发地与亲戚相聚,或是建立越南人社区,还有的仅仅因天气而迁居……这些原本刻意被分散的越南难民开始聚集在一起。到1980年,他们中已有一半人不再居住在他们最初的安置地。其中,加州和得州的人气最高,分别占全美越南裔人口的39%和13%。
现在,小西贡有2200多家越南人开的商店,衣食住行样样都有,形成完整的生活商业圈。高度密集的生活社区也让越南人有了很好的支撑。他们获得较好的英语学习机会和就业培训,并且找到了工作。
随着越南裔美国人中可以熟练使用英语者从1980年的27%上升至近40%,越南人也走出越南人社区,融入美国。
瞩目成就
去年11月8日的美国大选,对越南裔美国人而言也值得纪念。美国迎来历史上首位越南裔女众议员斯蒂芬妮·墨菲(Stephanie
Murphy,越南名为邓氏玉蓉Dang Thi Ngoc Dung)。
今年38岁的墨菲,属典型的草根背景,她出生于胡志明市,当她还在襁褓中时便随家人坐船逃离越南。她的父母辗转多地,最后在弗吉尼亚州生根。为了把孩子们养大,她父母白天当工人,晚上则给办公大楼和银行打扫卫生谋生。
在读大学时,墨菲一贯成绩优秀并获得奖学金;“9·11事件”发生后在美国国防部任职,她也是2016年7月在费城举行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讲代表之一。
作为佛罗里达州的民主党代表,墨菲在去年11月打败经验丰富的共和党议员约翰·米卡(John
Mica),成为美国首位越南裔女性众议员。
斯蒂芬妮·墨菲(Stephanie Murphy)是美国历史上首位越南裔女性众议员。
而在她之前,还有另外一位越南难民高光映曾任职国会众议员。高光映于1967年在西贡出生,其父亲在南越军队服务。越南统一后,其父被关入“再教育营”,
1976年他和母亲以及一个弟弟、一个妹妹逃离越南来到美国。
越南裔美国人在军界也有所成就。2014年,来自西贡的梁春越被晋升为准将军衔,成为美军首名越裔将军。梁春越是第一批移民美国的难民。1975年,年仅10岁的他随家人移民美国洛杉矶。他于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后从军,任美军第一骑兵师副师长。
大部分越南裔美国人是第一代或第二代移民。美国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有近200万越南裔美国人居住在美国,他们约占海外越南人数量的一半,同时他们也是亚裔美国人的第四大族群。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调查报告称,83%的越南裔美国人认为,大多数人能通过努力工作来获得领先地位。
根据美国统计局2015年的数据,越南裔的平均年家庭收入为59405美元,高于在美国出生人口的平均年家庭收入(54565美元)。
“越南裔美国人是乐观的一群人。他们对孩子的培养、努力工作以及成功的态度,要比其他美国人更充满希望。” 皮尤的报告指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突发!从未出现的情况在湖广出现了 |
2 | 据说她是“人间绝美” 美到窒息 |
3 | 中国海关署长一死了之是要保谁? 网上点名是 |
4 | 习凭啥被邀?从未有外国元首参加美总统就职 |
5 | 惊传:中国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吞枪自杀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川普是人民选出的总统.就清除 | 木秀于林 |
2 | 从三毛到琼瑶 | 席琳 |
3 | 中美实力比较和对抗前景 | 山货郎 |
4 | 传:十二月六日核心在政治局会 | 万维网友来 |
5 | 中国发电量超过美国2倍,为何G | jincao |
6 | 美国大选启示录:丑陋的美国人 | 爪四哥 |
7 | 美中卡脖子战方兴未艾 | 随意生活 |
8 | 中俄重挫,普京欲哭无泪/连缅 | 秋念11 |
9 | <摩西宣布神的吩咐> | 霞步思 |
10 | 目睹老爸游街 | Shanech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