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克姐
有一天看YouTube,突然蹦出一条广告,是两个瓷娃娃般的可爱小孩童,穿着笨重的冰球服,就像小小的两团球,在冰场上使出吃奶的劲儿追逐一颗小小的冰球,那萌萌的样子,顿时让我的嘴角上扬。
也让我的思绪,眨眼回到了那些年,自由自在看球赛的日子……
搁往年这个时候,NHL北美冰球联赛应该已经进入季后赛,每到球赛日,通往Rogers Arena(罗杰斯体育馆)的路上就车满为患。
最初感受到温哥华人对冰球的热情,是十年前在Capilano吊桥公园。长长的吊桥在半空中挂起醒目的标语 “Go!Canucks!”(温哥华加人队加油),和美丽的自然风景一点不搭,却无声传递出温哥华人的心思。紧接着就听说了温哥华球迷骚乱事件,甚至到了上国内新闻的地步。原来那一年,加人队离总冠军奖Stanley Cup (斯坦利杯)一步之遥,本以为能创造历史,却失掉了关键的一场比赛,最终遗憾未能捧杯,球迷们的怒火被点燃。
这和我一贯被灌输的温哥华人温文尔雅的“刻板印象”实在相差太远。而之后的看球经历,才让我体会到,球迷的世界里,哪有什么温文尔雅。
公司有免费看冰球赛的传统,结合员工意愿再抽签决定场次。入乡要随俗,尽管对比赛规则一无所知,我依然抽得门票并欣然前往。那是Vancouver Giants的比赛,相当于乙级丙级队,也是NHL的后备队伍,队员相对年龄小,经验和能力不足,比赛的激烈程度也远不如NHL。但对于球迷来说,NHL的比赛一票难求,退而求其次,也是不错的选择。更要紧的是,借助球赛进行social的性质没有本质的区别,一样是人们用来和朋友欢聚,轻松热闹中度过休闲时间的极好娱乐方式。
温哥华的好多球赛场馆都设在绿草如茵的公园里面,初来乍到的我,每每困惑于如何开着车还能找到入口。不过,路上三三两两穿着冰球服的球迷十分醒目,加上隔老远就井然有序缓慢前行的车队,总能将我轻易指引到准确地点。
Giants比赛主场设在PNE内的Pacific Coliseum,规模比不上罗杰斯体育馆(这是我几年后才知道的),不过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冰球赛,而且是首次在异国看球赛的伪球迷来说,看到与国内比赛场馆完全不同的风格,还是眼前一亮。场馆设计相当紧凑,一个椭圆形的白色光滑场地被四面高高排列的观众席紧紧拥抱在中间,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好像罗马斗兽场。耀眼的灯光从高处四面八方照射下来,场上的一切都可以一览无余,观众闲闲坐着,就仿佛能洞若观火,更别提一块小小的不起眼的扁圆柱体。场地正上方悬垂着硕大的屏幕,将场上的一切举动放大投射到上面,方便四面的观众们看到精彩的细节。
广播里播放着当季的流行歌曲,节奏带感,旋律轻快,观众陆续入场。然后,双方球队齐齐亮相,主场球队获得了更大的掌声,再理性的观众情感的天平也会倾斜。而唱国歌这样神圣的仪式,竟由一位名不见经传,衣着打扮也很普通的“素人” 清唱带领,一时让我大惊失色。
一连串仪式之后,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开始快速在场内移动,防守进攻,执行着教练的意图。他们一会儿风驰电掣,一会儿急停疾跑,手上小动作不停,长长的球杆一会儿在冰面上快速滑动,一会儿在空中挥舞击球,如果视力不好,小小的冰球几乎看不到,可在他们眼中似乎可以玩弄于鼓掌间。只不过从对方队员手中和脚下抢夺,需要技巧、体力和耐心。守门员的腿部有特殊的护甲,使整个身躯显得更加庞大而笨重,他们的职责是守住小小的球门,在我看来,压力山大。
球场周围是高高的玻璃挡板。比赛进行中,队员不停高速运动撞击在挡板上,发出砰砰的声音,让坐在近排的我胆战心惊。而大多数观众则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
这样高速的撞击和移动非常消耗体力,双方都要频繁地更换队员,每个替换下场的队员都是气喘吁吁的样子。而穿着条纹服(因为感觉像斑马,所以印象深刻)的裁判要始终跟着球员在场内快速穿梭,没见有替换的,他们的运动量一点儿也不少,让我心生敬佩。
虽然出发前恶补了一下冰球规则,到了现场,还是有点分不清东南西北,更震惊于让人眼花缭乱的场景,总想去找那颗让所有人抓狂的冰球,脑袋机械地跟着场上队员不停转动,观众席上的我,已然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
但毕竟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所关注的,全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点。
双方势均力敌,客队还略占上风,这让主队和观众都有点焦急。队员们的动作更加猛烈,玻璃挡板不停地“砰砰砰”,甚至剧烈晃动,都让人担心会不会就此垮掉。犯规的队员要进入球场旁边的一个透明小隔间罚时,双方的罚时越来越多。
让人不可思议的场面很快就出现了。正在迅雷不及掩耳盗铃铃儿响叮当之时,两方队员不知怎的起了冲突,两具高大的身躯顷刻纠缠在一起,开始了近身肉搏。因为球服宽大笨重,看起来好像两头大熊猫撩架,反而喜感十足。裁判员立刻上前劝阻,似乎想把双方扯开,但缺乏诚意,做了做表面功夫,就撤到一边去静观其变了。怪事一桩!更怪的是,观众席上开始叫好,嘘声掌声哨声,不是喝倒彩,而是为他们加油!双方其余队员则在两旁拿球杆不停撞击冰面,为他们造势,两人更加卖力地“表演”,有些队员似乎也受了鼓舞,上去扭打在一起,场面一度 “混乱不堪”。足足表演了两三分钟,观众似乎看腻了,双方也顺势平静下来,自动分开。比赛继续进行。
从前电视上看到的场内“骚乱“切切实实发生在眼前。原来只听说冰球是剧烈的运动,终于眼见为实了。可是,说好的体育比赛的严肃性呢?倒更像是为了体现“比赛第二,欢乐第一”的精神。
而比赛全程,场上始终响彻震耳欲聋的音乐声。锣鼓喧天的闹热,蒸腾出满场的气浪,仿佛要把球馆的屋顶掀翻。
偶尔,观众累了,场上队员也乏了,比赛僵持进入安静期。控制台的大叔唯恐天下不乱,球场周围埋伏的电子屏幕开始闪烁,“Make Some Noise”,配合广播里的激情嘶吼,于是,观众的热情又被点燃,声光电乍起,噪声重新冲入耳膜。比赛进入新一轮的高潮。有好事者掀起了人浪,观众席上,连绵的浪墙一波又一波。
我也调动全身细胞,全情投入。那一刻,我不由地想,这哪里是看球赛,明明是参加一场大party嘛。
众目睽睽之下的打架
Party的热闹连中场休息都不会放过。不得不佩服控制台大叔的敬业,他不停地将灯光在场内来回扫射,配合依然激情澎湃动感十足的音乐,捕捉观众席上抓人的瞬间。观众们也十分配合,随着音乐快乐地扭动身体。 “ 抓到 ”的镜头会实时投放到大屏幕上,知道的摆个pose,有的浑然不觉自己的一举一动已被镜头放大,那种安之若素的表情也常常让人哈哈大笑。那一年,“江南Style” 火遍全世界,当魔性的音乐一响起,观众席上的小朋友们都快要乐疯了。
球场上,铲冰车利用这个空档扫除碎冰。开扫冰车的一看就是熟手,镇定自若地沿着固定路线徐徐前进后退,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动作。扫冰结束,场上也不能闲着,穿插安排几个余兴节目。而那些五六岁的小孩子跌跌撞撞、憨态可掬的表演总是最能吸引人的眼球。
深秋的夜晚,温哥华街头清冷宁静,球馆内则是一片热闹欢快的海洋,像一座蕴藏巨大能量的活火山,随时都能爆发。
接下来的每一年,公司福利总会如期而至。抽离略显单调的工作,一头扎进人声鼎沸的球馆,大声喝彩,痛快呐喊,表现和平常截然不同的另一面。
曾经看过Canucks的球赛,果然是顶级联赛,场上更激烈,球迷更疯狂。罗杰斯体育馆也更大,我记住的却是休息区更多的小吃摊和零食花样。曾经也去过BC Place观看橄榄球比赛。那是更大更开放的场子。因为开放,所以热情容易发散。在我私心看来,远不如冰球赛的氛围, 让人更震撼,更投入。
如是,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享受一项体育比赛,可以和素不相识的观众一起大声喧哗,拼命鼓掌,使劲叫好,似乎回到了少年时,是那些年看球赛带来的难忘体验,也如电影画面,一帧一帧保存在我记忆的某个角落。
球迷
可不知哪年开始,这样的热情开始淡了。作为伪球迷,起初的新鲜感渐渐消失,熟悉了球赛和球馆的套路以后,一切慢慢变得索然无味。而同时生活中有了更多的选项,用来释放内心的情绪。
直到去年疫情爆发,所有的现场体育比赛一概取消,沉闷孤独的宅家办公变成了常态;UPS小哥依然出现,却是匆匆来匆匆即走,话题不再如往年轻松。
很多平时习以为常唾手可得的东西,突然之间变成了空中楼阁,只可远望而不可近得。经历过风波,才深刻体会到,很多东西,拥有时并不以为然,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疫情期间,NHL依然在进行,改成了网络传播,球队面对的不再是如雷的掌声,而是空荡荡的球馆。而球迷们缺失的,是身陷其中的参与感,因为喜爱某支球队某位球星引起的感情的强烈共鸣,和随着比赛节奏的律动带来的全身心的愉悦,那是坐在家中收看电视转播不能比的。比赛的精彩离不开球迷的支持,而观众的欢呼呐喊又会促成球队的发挥,双方互相成就,才会创造竞技体育独特的魅力。
突然又开始怀念那些看球赛的日子。怀念下班以后汇入车流的匆忙,怀念乌泱乌泱的观众,怀念球馆里音乐的呱噪,那种又嫌弃又喜欢的矛盾心理,怀念场上的激情与速度,怀念中场休息时走廊上自由市场般的熙攘,对比球场内的紧张激烈仿佛两个世界而带给人的荒诞感。
转眼之间,春暖花又开,疫苗的到来,迎来了后疫情时代。我好想再去看球赛,让昨日重现。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人民币突然跳水 发生了什么 |
2 | 黑天鹅突袭 北京守不住了 |
3 | 不可思议 “习近平”消失! |
4 | 暴跌第一城,从4.5万每平跌到1.3万每平 |
5 | 中国经济有多糟? 仅这一项 每户损失6万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人民币突然跳水 发生了什么 |
2 | 谷建芬:虽然那英是我徒弟 但面对刀郎我也. |
3 | 北京出现习下台信号 |
4 | 北京出现习下台讯号 与“四人帮”倒台前相 |
5 | 黑天鹅突袭 北京守不住了 |
6 | 不可思议 “习近平”消失! |
7 | 暴跌第一城,从4.5万每平跌到1.3万每平 |
8 | 中国经济有多糟? 仅这一项 每户损失6万 |
9 | 事关习近平!中国成立一新机构 名字令人叫 |
10 | 2025第一炸!习又一嫡系出事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2025:中美在不同轨道上会撞车 | 阿妞不牛 |
2 | 百年民运为何总是失败? | 施化 |
3 | 全世界最难忘的“中美友好合作 | 文庙 |
4 | 台奸是否已经泛滥 | 右撇子 |
5 | 每当看到这种场面,就觉得出国 | 旅泉 |
6 | 卡特-里根, 奥巴马/拜登-川普 | 芹泥 |
7 | 2025年:世界上有两件事做不到 | 随意生活 |
8 | 中国人的十个恶习 | 汪翔 |
9 | 吉米卡特盖棺论定 | 施化 |
10 | 访台一周归来的女研究生对自己 | 体育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