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留学移民 > 正文  

在加拿大找工作,真的那么难?

www.creaders.net | 2023-08-26 01:09:08  温哥华港湾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克姐

  6月初一个普通的星期五,我在一份工作邀约上郑重地签下了我的名字。如此,历时三个月的找工旅程,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这是我来到加拿大以后的第二份全职工作。在投递简历、接受面试、遭受拒绝,以及最终接到offer的过程中,兴奋、忐忑、期待、焦虑和失望等等复杂的情绪,相信所有的打工人都会感同身受。尽管找工的经验不够丰富,我仍想把一些心得和经验分享出来,希望能够对找工作的朋友有所启发和帮助。

借力打力,事半功倍

  借助他人的力量,不管是朋友,还是平台,在找工作的时候,都是非常有用的帮助。

  加拿大和中国很多地方不同,但在讲究人情世故方面,倒也常有共同之处。我和身边的朋友都有这个感受,很多工作,往往都是通过熟人介绍的。

  比如我目前身处的建筑行业,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长期以来一直供应不足。按说找工作应该不难吧。但实际情况是,我司99%的建筑工人,都是某某人的七大姑八大姨家的侄子、朋友等等,沾亲带故,拉帮结伙,很少有公开发招聘信息招聘的。公司偶尔会收到陌生人投递进来的简历,也常常被经理漫不经心地丢在一旁,不予理会。

  而更多的时候,作为新移民,或者像我这样虽然算是老移民,但依旧缺乏本地人脉的普通打工人,通过招聘平台了解市场和行业情况,往往是投递简历并最终找到工作,非常重要和靠谱的第一步。

  质量和效率不错的招聘平台,我推荐indeed和monster。这两个平台的活跃度很高,信息更新很快,每天都有大量的职位放在上面,而且使用也非常方便。对于那些不是很清楚自己到底想进入什么行业的应聘者来说,通过这里,可以了解到各行各业的招聘需求。

  通过猎头公司,借助他们的关系网,扩大找工作的搜索范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自从3月份开始积极地找工作,我一共投递了10多份简历,其中有3份是投给猎头公司的。有一个很快安排了面试。虽然很遗憾,最终和这份工作失之交臂,但好处是你的个人信息已经在猎头的信息库里留档,以后一旦会有合适的机会,依然可能获得推荐和面试的机会。

  这样的机会似乎听起来渺茫,但我身边确实有朋友分享过,几年以后突然接到以前猎头的电话,之后顺利地找到了新工作。“几年?”,很多朋友听到这里可能会贡献出表情包,但在加拿大这样一个“时间在这里似乎是静止的”国家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自我安慰)。我相信这样的机会不是天方夜谭。多一个备选,总是没有坏处的。

  负责任和有经验的猎头顾问会给出很多实用的建议和技巧提示,比如,面试时经常会碰到的问题你该如何回答,你的行为举止要如何,该如何问对方问题。这样直接的面授机宜,很多时候比看YouTube上的视频要有用的多。而且,因为猎头对于TA的客户,即招聘方,肯定是比你更了解,或许还能给你透露一些内部信息。这样的信息,面试时你不经意间表达出来,很可能就给你加分了。

“没有本地经验,很难找工作?” - 真实的谎言

  新移民都会被老人们“善意”地提醒,初来乍到,没有本地的工作经验,很难找工作。很多人都被这个当头一棒唬住了,所以根本就不去尝试应聘,而是匆忙去找能糊口的临时工作。

  确实,没有本地经验,想从略显保守的加拿大本土企业那里谋得一份工作,是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如果自己一开始稍微降低一些期望,不要想着和以前在国内时一样的职务和薪酬,找到一份谋生的工作并没有那么难。

  代价当然会有,即使以前在国内有丰富的职场经验,在这里也一夜归零。十年前我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二十年前初入职场时的入门工作。但万事开头难,摆正心态,先稳定,再发展,更重要。

  不过并不是说,以前的工作经验就完全没有用了。你曾经吃的每一份苦,练就的每一项技能,都会在适当的时候帮到你。

  在猎头的建议之下,这次找工作,我把老东家和曾经的职位放在了简历上。果然,面试的机会多了许多(10次申请3次面试)。

  而最终帮助我拿下本次工作邀请的,除了本地经验,原来国内的教育和工作经历加分许多。我找了和我原来工作有交叉的行业,在面试时对方非常感兴趣,问了许多具体的问题。在后面的办公软件操作技能测试中,也是我多年以前就已经熟悉的技能帮到了我。

要“厚脸皮” - 主动出击,先行者优势

  找工作就像销售,只不过这次的“商品”是你自己。我目前的公司常常就能碰到主动上门来推销产品的销售人员。尽管很多时候,我们对这样的上门推销,持不置可否的态度。但有些时候,好运或许也会降临。

  很多公司在通过招聘平台发布招人信息时,也会列出自己的招聘联系方式。通过平台提供的公司网站,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公司会建议感兴趣的人直接和他们联系。这种时候,不妨跳过平台,直接投递申请。

  就像我这次,首先我是在indeed上看到了职位空缺。通过浏览招聘方的网站,对公司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后,我果断向他们直接发了邮件,而不是在平台上递交申请。果然,对方的反应十分迅速,两天以后就接到面试通知,一周之内顺利拿到工作邀约。

  媒体上不断说,现在是用工荒,公司招人很难。但我的个人感受是,好工作永远是稀缺可遇不可求的,面对的竞争也更激烈。所以要随时关注平台发布的信息,而且最好是刚刚发布的。一旦职位和个人期望匹配,立刻动手申请,不要犹豫。

  3月份刚开始找工作时,我对下一份工作到底应该是如何的,内心并不是十分确定。所以在看到几个招聘广告时,犹豫不决,还观望了几天。等最终下定决心,递交申请的时候,才发现职位已经 “过期” 。所以,一旦锁定目标,立刻行动。

掉过的坑,我不想你也掉进去

  有一些平台,听起来高大上,但并不是很实用。个人推荐避开,因为只会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

  比如Job Bank,是加拿大政府背景的一个官方平台,上面会列出很多的招聘信息。我在注册并上传简历之后,也陆续收到平台发过来的职位推荐。但和indeed相比,精准度不够。这些定期发送的邮件除了占据你邮箱的内存,浪费你额外的整理时间,没有什么价值。

  我也通过它的推荐,投递了两份简历,结果石沉大海。招聘方看起来都是正规的公司,有的规模也不小,却连基本的回复都没有,让人怀疑这些职位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还有Workopolis。这个平台更像是一个信息中转站,将其他平台或者招聘者发布的信息抓取过来,稍微整理以后发布出来,时效性上没有什么优势。

  不止一次,我在上面看到一些职位比较匹配,等准备好简历,满怀期待地点击“申请“的时候,才发现这个职位已经过期了,让人哭笑不得,白白浪费很多感情细胞。

尽管老生常谈,该说的还是要说

  谁都希望自己找到发展前景好的行业和工作,但也要结合实际,找和自己技能相匹配的工作,不然可能根本等不到面试邀请。能力配不上野心,是一件让人痛苦的事情。学一项技能,考一个证书,必要的投资还是应该的。

  找工作是一件费时费力的浩大工程。但该下的功夫一定要下。不要随意地投递千篇一律的简历。最好根据每一份工作,抓取职位描述里的关键词,结合自己的经验修改和完善简历。招聘平台和公司一般都会使用软件进行筛选,搜索不到他们所需的关键词,你的简历大概率会被直接跳过。

  制定个性化的求职信(cover letter)也至关重要。如果说简历是不带感情的客观描述,求职信就是可以充分展示你个人魅力的一面镜子。不妨简明扼要地列出你的长处,为何适合这个职位,能为对方带来什么好处,让对面的招聘经理能够感觉到你的诚意和热忱。

  而在此之前,需要通过公司官网、招聘网站或其他平台上的(匿名)评论,尽量充分地了解公司。这对写针对性的求职信也是很有用的。

  有一些公司,选择匿名在招聘平台上发布广告,或者不提待遇如何。这样的公司,我一般不看。是招特工呢还是咋滴?神神秘秘遮遮掩掩的,不够大气。知己知彼,不打无准备的仗,对于找工作这样一件讲究效率的事情来说,也很重要。

  大多数的公司,都会直接了当给出职位描述和工资待遇福利等信息。相比于国内,这里的招聘广告更“文明”,那些赤裸裸年龄和性别歧视的话语,比如“35岁以下”,“要求男性/女性”,是见不到的。

  事实上的歧视是否存在,不好判断。只能自己通过职位的描述和申请后的反馈来猜测。如果广告中写着“期待你与公司一起成长”,很大可能应聘方希望申请者是年轻人,像我这样年龄偏大的最好就不要掺和了。这个感受,是在我收到了几份拒绝信以后,自行体会的。

  被拒绝,并不能说明你不好,只能说这份工作不适合你,或者招聘方找到了更合适的人选。所以,收到拒绝的回复以后,不要灰心。尽管失落失望在所难免,但一定要相信自己。更好的工作就在前面等着你呢。

  这是我第一次面试被拒后,朋友安慰我给我打气的话。在此我也把它送给每一位正在找工作的朋友。守得云开见月明,相信广纳移民的加拿大,一定有一份工作适合你。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