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是的,姐妹们,我又来劝退了。
我最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35岁往上的朋友,一个个卷着铺盖准备冲加拿大,兴致比年轻人都高。
我以前还很认真地给他们留言、分析利弊。后来我发现——完全没用。他们觉得我是在挡他们发财的路。
直到我刷到某音,我才彻底明白:
在加拿大最爱拍视频的三大群体——装修工、老年护理、陪读妈妈——其实是变相的“民间移民推广大队”。
一个个说得跟加拿大地上天天掉枫叶人民币一样:
“怎么拿身份”“怎么赚钱”“来就能翻身”……
你仔细看,他们大多数连移民顾问都不是,但教你移民的时候,那口气比移民局还官方。
可现实呢?
找工作呢?你一个普工,凭啥让雇主放着本地人不用?
竞争?你卷不过本地人,更卷不过印度学生。
钱?如果家底不厚,很可能撑不到拿PR就先精神崩溃。
最扎心的是:
这场“移民狂欢”里,很多人醒悟得特别戏剧化——
学费都交了,才刷回曾经自己故意忽略的劝退帖;
还有人来了干了几天体力活就裂开了:
工资高?是的。
强度大?更是的。
孤独?加拿大那是批发级别的。
目前的局面基本可以看清了:
这两三年扎堆跑来加拿大的那批人,多数可能还是要回国。
但不同的人,代价完全不一样:
① 代价最小:年轻留学生
反正都要读书,在加拿大当国际生还能练语言、读多大,学历带回国也能用,未来至少还有回旋余地。
② 中等代价:大龄但单身的人
钱花了、时间没了,但至少见过世面,练了语言,人生不会完全亏。
③ 代价最大:拖家带口的中产
孩子在加拿大读了几年书,上不上、回不回都两难。
回国接不上进度,不回继续读国际生学费,真的能压得一个家庭喘不上气。
还没拿下PR之前,整个人就是悬在空里的。
说白了,移民这只鞋,只适合两类人穿得稳:
要么你有加拿大缺的技能,要么你根本不缺钱。
对他们来说,移民只是换个地方生活。
但对普通中产来说,移民是把全部筹码放桌上赌运气。
所以姐妹们,真的别冲动。
多查、多看、多问。
承认自己没有孤注一掷的条件,不是怂,是清醒。
这句话我送你们:
“不是每一扇门都在等你,有些门只是等人往里面跳。”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经营22年航空公司突然倒闭 全部航班一夜取 |
| 2 | 重大决裂!川普:不再支持 |
| 3 | 美籍华人在上海病逝 几百万遗产被收归国家 |
| 4 | 男子在东京市区挥舞五星红旗 结果… |
| 5 | 曾经的储君胡春华 被习近平踢出核心权力圈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1 | 西安官场大塌方,一夜上百官员 | 雷歌747 |
| 2 | 狗屁 | 丁小明 |
| 3 | 红色后代无耻到了极点 | 周汉卿 |
| 4 | 中央下死命令逼李井泉必须往外 | 高伐林 |
| 5 | 中共“红旗”倒了! | 山蛟龙 |
| 6 | 悼老哥 忆几位浙江大学老姐 | 体育老师 |
| 7 | 中亚全线倒向美国,中共的一带 | 山蛟龙 |
| 8 | 一件小事——见证纽约华人餐馆 | 溪边树下 |
| 9 | 回国札记-2:语言的“魅力” | 爪四哥 |
| 10 | 从宋江架空晁盖看张又侠架空习 | 陈家梁子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 1 | 高市早苗鞭驴腚.大陆中国尥蹶 | 老尚童 |
| 2 | 中国一亿红领巾之滥觞 | 溪边树下 |
| 3 | 中央下死命令逼李井泉必须往外 | 高伐林 |
| 4 | 为什么历史学家难成思想家 | 俞先生 |
| 5 | 王沪宁同志文摘:请认真学习 | 阿妞不牛 |
| 6 | 30年河东,30年河西 | 体育老师 |
| 7 | 中國民主建國大綱 | 老陆 |
| 8 | 悲惨中华、百年轮回、两次政改 | 横断万重山 |
| 9 | 社会主义攻克了美国资本主义的 | 翰山 |
| 10 | 悼老哥 忆几位浙江大学老姐 | 体育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