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社会传真 > 正文  

户晨风,彻底玩完了

www.creaders.net | 2025-09-22 10:33:56  电商最前线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先表达观点:

户晨风被全平台封禁,大快人心!

一个靠安卓人、苹果人来区分人群高低的主播,本质上就是在贩卖鄙视链,用最廉价的手法赚取最刺眼的流量。

户晨风的鄙视链生意

被彻底戳穿了

9月20日消息,百万网红户晨风被全网全平台封杀,抖音、微博、B站等全线清空。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就有网红“峰哥亡命天涯”和刘一手就提醒过他:

“做直播赚钱不要飘,因为哪天突然把你封了,你就什么都没了。”

那么,这个让全网封杀的户晨风是谁?

户晨风,1998年出生于江苏镇江,成长轨迹几乎是典型的草根故事。

小学成绩尚可,初中贪玩学习成绩一路下滑,学历停在了高中,先后做过汽修工、汽车销售都不顺利,月薪低至800元,2022年整整一年处于失业状态,这些经历让他切身感受到普通人生活的困境。

户晨风,彻底玩完了

真正改变命运的是自媒体。

他受国外“购买力挑战”视频启发,模仿推出“100元婴幼儿用品购买挑战”,播放量两小时破200万;

户晨风,彻底玩完了

随后《农村老人一日养老金购买力挑战》传播量以亿计,还被海外报道,却因触碰敏感边界遭封禁。

此后他跑到韩国、新西兰、英国等地继续拍摄“购买力挑战”,靠展现各国消费差异博得眼球。

但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是接连不断的各种“爆论”。

他创造“安卓人=底层,苹果人=精英”的鄙视链,公开贬低“专科生是安卓学历”“月入5000的人不配和我对话”,还鼓吹“电车只选特斯拉,油车只开丰田”,质疑国产新能源汽车和手机的技术。

甚至喊出“年夜饭不如麦当劳”、“无山姆超市的城市不宜居”、“超市就是山姆、电车就是特斯拉、手机就是苹果”。

户晨风,彻底玩完了

图源:微博

这些爆论荒诞,却精准踩中公众情绪,既能让支持者产生优越感,又能激怒反对者,争议本身就是流量,他则靠直播打赏变现。

2024年他主动公开税后收入24.5万元,其中83%来自礼物打赏,广告仅3.3万元,塑造出“透明、反收割”的人设,受众主要是没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人。

户晨风,彻底玩完了

他的直播风格极具挑衅性,常通过询问对方学历、收入、手机品牌来否定其发言资格,靠制造对立维持热度。

封杀的真正原因

就是他的“苹果安卓”论

关于他的标签各位“冲浪高手”想必都听过一些:“美利坚最锋利的剑”、“天下为私”、知名苹果手机使用者、户晨风先生......

其实喜欢某个品牌不重要,但令人费解的是,户晨风还把一切分为两种:

有钱人就是“苹果人”、普通人就是“安卓人”、品种猫就是“苹果猫”、捡来的猫就是“安卓猫”等等。

户晨风,彻底玩完了

图源:小红书

“专科生是安卓学历。”“月入5000的不配和我对话。”“安卓厂商可以放弃2500元以上市场。”

户晨风,彻底玩完了

这些逆天言论,构成了户晨风的“名场面”。

在他眼里,苹果和安卓不是手机系统,而是社会地位的符号。苹果代表高端,安卓意味着低端。

于是他用“安卓逻辑”“安卓学历”“安卓素质”“安卓态度”去嘲讽别人,把苹果捧成“高级人”的通行证。

这套荒唐的逻辑,为什么能火?

很简单,因为它切中了人性里最脆弱的一环——身份认同。

有人听了他的话,产生优越感;有人被冒犯,忍不住反驳。这种对立,直接转化为直播间的热度与打赏。

户晨风早就公开过自己的收入,90%以上靠直播礼物,单月收入能到11万。越挑衅,越有人围观。

越极端,越能刺激互动。他不过是精准拿捏了平台流量的逻辑:争议是最廉价的破圈方式。

但问题在于,这套流量生意的核心是制造社会撕裂。

你可以靠挑衅让自己短期爆红,但代价是把网民的戾气无限放大。

更可怕的是,当他在镜头前炫耀“电车只选特斯拉”“国产车续航虚标50%”“年夜饭不如麦当劳”,粉丝看到的不是荒唐,而是“原来骂同胞也能发财”。

这才是真正的毒瘤。

户晨风,赚了不该赚的钱

值得一提的是,而在今年,户晨风推出了自己的祝福视频,一条祝福视频根据长短在99元-2999元不等。

户晨风,彻底玩完了

图源:微博

此前,胡晨风还准备组件自己的带货直播间,可惜没等大卖特卖,就已经进了小黑屋。

户晨风,彻底玩完了

图源:微博

事实上,户晨风其实就是一个跌入互联网陷阱的年轻主播。

他本是一个没读过大学的汽修工,后来转战证券私募基金,结果爆仓,最后又靠短视频东山再起,成了月入数万的网红。

户晨风,彻底玩完了

图源:微博

这跨越看似励志,却更多依赖平台和流量的偏好加持,而不是单凭个人才华。

户自己也明白这一点,他在早期公布收入的致谢视频里就说过:这是平台赏饭吃,而不是自己有多了不起。

但可惜,随着收入上涨、关注度飙升,他还是飘了。

尤其是在直播间,那个曾经拿着镜头关注老人养老金的青年,逐渐变成了一个情绪化的“挑衅者”。

看过他的直播录屏就会发现,言辞越来越犀利,观点越来越极端,还时不时用刺耳的喊叫来刺激观众。

老实说,这已经不像是一个冷静、理智、悲天悯人的公共发声者,更像是一个为了流量不择手段的表演者。

争议、吵架、对线,远比客观理性更容易拉动打赏。

相比之下,那些真正平实、深刻的创作者,反而常常被算法边缘化。

户晨风突然获得流量与财富,就像收到了一个昂贵的礼物,却附带高昂代价。

这份流量让他买得起苹果手机、开上特斯拉、去山姆超市购物,过上了他少年时渴望的“体面生活”。

可与此同时,这份礼物也放大了他的自恋与敏感。

屡教不改,现在一切结束

事实上,这并不是户晨风第一次触碰红线。

2023年3月,他拍养老金挑战视频,被平台封禁;

2024年5月,他贬低国产车和国产手机,再次被封;

8月,他喊出“没有山姆会员店和苹果直营店的城市不配留年轻人”,账号又凉了一次;

今年年初,他公开炫耀纳税三万,同时贬低“月入5000的人不配和我对话”,彻底引爆众怒。

这种屡禁屡犯的经历,给了他一个错觉:越越界越红,封完还能回来。

但这次全平台“集体沉默”,没有任何停播公告,没有任何账号申诉通道,相当于彻底切断了他的财路。

对一个90%收入靠直播打赏的主播来说,这无异于“判了死刑”。

他之前的几次被封,已经是黄牌警告;如今全平台联动,等于亮出红牌。

舆论场不是法外之地,流量再大,也不能凌驾于公共价值之上。

在电商最前线看来,户晨风忘了一件事情:百万网红靠本事,千万网红靠选择。而选择什么内容,决定了能走多远。

户晨风选择了最短视的道路——踩普通人、舔富人、挑对立。

这条路能快,但注定走不长。

靠“安卓人”“苹果人”的伎俩把势利眼和精神奴役包装成内容,用踩普通人、吹捧富人来割韭菜,这种逻辑短期或许能带来热度,但长远看必然是毒药。

真正的互联网价值,不该建立在鄙视链之上。

网红也好,平台也好,行业也好,唯有把“尊重人”“不造对立”放在前面,才能真正走得长远。

户晨风的封杀,理所当然。

更值得期待的,是下一个千万粉主播,不再靠“鄙视链”,而是靠真本事。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