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成报报导,日均浏览量已超过一亿人次的YouTube,在在显示互联网影响力远超世人预料,亦带来网络视频足以挑战电视的启示。许多艺人不再靠电视宣传,而藉YouTube等网络异军突起;但它也是不少名人的灾场,有甚么行差踏错即时现形,像希拉里日前唱国歌五音不全的丑态,24小时内达60万人浏览,当真坏事传千里。
YouTube其中一项杀伤力是“报丑不报好”,几位有意角逐2008年总统的美国政坛猛人就身受其害:纽约州参议员希拉里一曲现形、民主党候选人爱德华兹贪靓化妆梳头两分钟、共和党的麦凯恩开会不敌睡魔等,均是当前红爆美国的片段。
希拉里的对策是不予理会,她的发言人亦称“希拉里的歌喉不会构成大威胁”。爱德华亦采取笑骂由人态度,倒是麦凯恩的阵营决定就“钓鱼”批评还击。他们的例子让人见识到互联网的威力,任凭阁下在选举论坛上如何滔滔论政,一个失仪小动作便足以摧毁艰苦经营的个人形象。
“报丑不报好”杀伤力大
微软创办人盖茨早前就预言,互联网将在五年内“颠覆”电视的地位;《时代》杂志亦将2006年度风云人物颁予全球网民,足见当今网民的影响力,而网络视频的出现,正好迎合网民提升创造力及选择力的需求。
网络视频的威力已远超业界预期,从美国到中国,名人明星均转而赖网络增添人气。此外,愈来愈多人透过网络看节目、学知识,也愈来愈多网民制作短片与世人分享。
网络专家分析,YouTube等网络视频急速崛起,原因在于它契合网络时代的精神:每个人都可表达心声及创意,甚至成为举世焦点,也可以随时选择心仪的节目。但专家警告,鉴于科技对人类的思想行为影响巨大,网络视频的发展若毫无规限,势令诸如色情氾滥、隐私被侵、知识产权纠纷等倍增。而这些副作用,肯定与科学家及民众的美好预期相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