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油价格飙涨,美国中产阶级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住3500平方的郊区大房屋、每天开耗油的大车上班、每周吃两次一客20美元的牛排。现在,为了因应高油价、高物价带来的经济困境,他们第一个放弃的是牛排、然后是大车、最后是房子,很多中产阶级现在开端搬回到走路就能到目的地的都会区。
纽约邮报20日报导,布鲁金斯研究所客座学者、房地产开发商赖伯格说:「次级房贷危机和油价危机,加速民众想住在走路就能到达目的地的都会区。居民在过去15年持续回流都会区,这些危机加速这个回流现象。」
这促使有便捷大众运输工具的纽约市和其他城市成长。纽约市早已预估未来15年,人口将成长到一千万人,但如果情况持续,它将成长更快。
让一间大房子暖和或凉快,以及住在距离任务和购物地点遥远的地方,都使每加仑五美元的汽油和暖气油支出,占总收入的20%,而不再是5%。人们以前随意花钱到迪士尼世界度假、买机动雪橇到湖上游玩、买大头雪板到滑雪胜地滑雪,但现在这些支出都会耗掉加油和开暖气的钱。
赖伯格说:「在洛杉矶,布伦坞等城西居住小区因为走路就能到目的地,房价上涨。而在遥远城东的居住小区的房价下跌超过40%,比大萧条时更惨。真正受到冲击的是位于郊区外围的房子。」
达拉斯、西雅图和纽约等都会区反而蓬勃发展。虽然华尔街大量裁员,但仍有足够的都会产业,老百姓仍买得起或至少租得起一间集资楼;他们卖掉车子,改搭地铁;放弃好市多(CostCo)会员卡,到杂货店购物;他们不再在红杉地板上用瓦斯烤肉,而在小厨房里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