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9月9日报道 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为该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注入一针强心剂。美国民调机构7日公布的结果显示,麦凯恩支持率超越民主党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4个百分点。麦凯恩“双管齐下”,猛烈抨击奥氏,对所属的共和党也毫不留情。
佩林效应初显现
《今日美国》和盖洛普调查机构共同发起一项民意调查,时间从5日至7日,对象为1022名有选举权的成年人。
调查结果显示,麦凯恩支持率为50%,奥巴马为46%,创下1月以来麦氏最大领先幅度。相比之下,共和党代表大会前类似调查中,麦凯恩落后奥巴马7个百分点。
弗吉尼亚大学政治分析师拉里·萨巴托推断,共和党大会高效助推麦凯恩,萨拉·佩林作为副总统候选人的效应也在显现,“麦凯恩竞选形势远比人们设想的乐观”。
不过,大会后候选人收获支持率在美国选举中属正常现象。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两党代表大会后,各自候选人支持率短时间内平均上升5至6个百分点。萨巴托说,伴随各自党派代表大会,奥巴马和麦凯恩支持率此消彼长,表明大会效应“来去匆匆”,对今后选战影响有限。
为当选“敲打”布什
麦凯恩7日前往新墨西哥州,呼吁选民支持。除了一如往常“炮轰”奥巴马,他也对共和党放出“狠话”。
麦凯恩批评共和党乱花钱,抬升财政赤字,留下隐患,同时党内腐败滋生,一些议员因此入狱。他承诺改革,“革新即将来临”。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麦凯恩矛头显然指向支持率低位徘徊的布什政权。
美联社认为,选民对现政府不满,麦氏为了当选,只有选择“敲打”布什。
民主党选举分析师马克·麦勒曼说,布什将拖累共和党选举,麦凯恩只有选择“花言巧语”抨击布什,把自己描述成共和党内的“离经叛道者”。
奥巴马的发言人比尔·伯顿讽刺麦氏口头批评布什,实际上与后者是“好伙伴”。伯顿举例说,麦凯恩自己承认,他国会投票记录90%与布什政策一致,无论怎么分析“都算不上独行其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