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奥巴马开始玩火 与银行家的对决中胜出

www.creaders.net | 2010-01-31 20:50:38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1月27日召开的达沃斯金融论坛,主题是“改善世界状况——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建设”。

     后危机时代金融业何去何从,将从关注焦点。由于各经济体都在重新改革金融秩序,厘清有关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与职能,同时银行家已经从市场下挫的打击中略微回过神来,此次集聚达沃斯,发表关于建立金融新秩序的高见。据主办方透露,这次与会的银行家人数为235人,比2009年上升了23%。确定出现在达沃斯的金融巨头包括摩根士丹利董事长约翰•马克、巴克莱集团总裁罗伯特•戴蒙德以及瑞士信贷首席执行官布拉迪•杜根,高盛总裁加里•科恩将率队前往达沃斯。而银行家最大的“敌人”奥巴马不会去达沃斯。

     金融巨头无法在达沃斯改变全球金融秩序的重建步伐,他们正在面对严峻的政治挑战。1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宣布“重建”华尔街。奥巴马下定决心做到三点,一是用税收杜绝银行家从政府的援助中获得主要利益;二是赋予美联储超级监管者的权利,以免过去多头监管产生监管盲区或者让对冲、私募基金、金融衍生产品游离于监管之外;同时降低金融机构的杠杆,减少银行自营业务,任何银行或拥有银行的金融机构都不可以拥有、投资或担保任何对冲基金或私募基金,或者进行与服务其客户无关的自营交易,呼吁国会立法对商业银行的股本规模进行上限限制。

     奥巴马志在重塑金融秩序,改革力度之大超出市场预期,奥巴马讲话之后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银行、高盛集团等主要银行股股价大幅下挫超过4%,并拖累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收盘下跌2.01%。

     虽然遭遇强大的压力,奥巴马仍然作出义无反顾的选择:抑制金融业的无度扩张,重点发展实体经济提高就业率。25号,奥巴马宣布帮助中产阶级的一系列提案,奥巴马说:“创造好的、可持续的就业岗位是我们重塑中产阶级的惟一头等大事。”只有能够帮助实体经济才是好的金融,否则金融就是肿瘤。

     两天后,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对奥巴马的提议附议,表示支持美国政府提出的限制大型银行规模及其交易活动的计划,称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在上周公布的限制银行规模及交易活动的计划“与我们自己的立场朝向同一个方向,那就是确保银行业集中致力于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特里谢惟一的建议是,奥巴马的计划应在全球各国协调合作的氛围下进行。这说明,欧洲与美国的政界人士达到了共识。

     在欧美民间,对于银行家的抨击已经持续三年。导致华尔街金融机构赢利之后不敢大方承认,并且在发放红利时刻意强调比往年大幅减少,金融机构用隐性的方式补贴员工。美国银行和花旗集团向员工分发的股票数月之内就可以卖掉,禁售期远低于一般要求。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和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等其他银行巨头,则允许某些员工从本行获得优惠贷款来缓解个人的现金紧张。另外,英国一些银行曾考虑提高基本工资,亦即现金薪酬,因为该国税率高达50%的新奖金税不涉及这一部分。

     为了缓解压力,银行家提出了自我改革的建议。在论坛正式召开前两周,本月14日,由世界经济论坛牵头,花旗集团、知名保险企业MMC、瑞士再保险公司、苏黎世金融服务公司等金融巨头联合编制的《全球风险报告》出炉,报告提出应该警惕发生第二波金融危机,并指出美国及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财政危机、广义资产价格崩溃,将是今年及未来数年全球稳定所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报告同时称,各国领导人必须作出正确抉择,在一个恰当的时机以渐进的、可靠的方式退出经济刺激措施,以防止经济复苏势头发生逆转。

     表面上,银行家谦恭地表示要自省,但透过各种报告,银行家的潜台词是,资产价格高企或者崩溃是央行的货币问题,而不是银行家的道德问题。上世纪70年代美国财长科纳利关于不停贬值的美元曾经有句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现在银行家可以如法炮制,说,泡沫是我们的赢利,你们的问题。

     不管银行家愿不愿意,新的金融游戏规则正在形成,奥巴马这位是挥舞武器的大力士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长期以为对金融机构心怀强烈不满的社会大众。正如达沃斯论坛的创办者施瓦布教授所说,“达沃斯是从本次危机中学着改变的最后一个机会”,而最需要改变的就是过去的金融管理模式,以免对未来发展构成隐患。

     奥巴马拿银行开刀是在玩火

     上周,奥巴马政府提出了针对银行业的最新监管措施,旨在限制接受联邦存款担保的银行从事自营交易、涉足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业务,同时限制金融机构的规模不至于“大得不能死”;这些措施大致上体现了前美联储主席、现总统经济修复顾问团主席保罗·沃尔克的监管理念,这一点,从奥巴马发表这些建议时沃克尔就站在他身边这一事实中,也可以看出。

     对此举动,市场做出了迅速而强烈的反应,股市应声下跌,银行股首当其冲;金融界和投资者的担忧不仅在于这些措施本身,更在于这显示出,沃尔克这位一贯的强硬管制派,在奥巴马经济政策团队中的地位很可能已压过萨默斯和盖特纳,而后两位的经济理念较偏中间,所提议的监管措施也相对温和。

     在此之前,沃尔克的地位一直很边缘,其言论和主张无论在学界还是国会都少有呼应,而金融界更视之为洪水猛兽;他的政策主张,从理论和历史经验上都得不到支持,本次危机的根源在于不负责任的房贷经衍生品市场的风险放大和扩散,混业经营与此并无多少关系,除非禁止商业银行向投资者发行债券,否则风险扩散放大的途径并不会因分业经营而被截断;至于规模限制,迄今更未提出任何可操作的方法。

     现在,奥巴马把这只一年来始终躲在冷僻角落里的猛兽放出来了;这是奥巴马经济政策的重大转折,这一转折,看来并不是出于他的经济和监管理念的突然变化,而是他在国会中期选举日益逼近之际,对民主党不妙处境所做出的反应。

     上台一年来,奥巴马几乎在所有方面都拿不出什么可以夸耀的成果;他当初能够当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金融危机所激起的选民对共和党的惩罚冲动,现在危机过去了,经济算是得到了稳定,甚至显出了复苏迹象,然而,多数评论都将主要功劳归诸伯南克和保尔森在关键时刻的果断举措,而奥巴马的功劳仅在于平稳延续了前任的政策。

     在国际方面,所谓与伊朗坦诚开放的直接接触并未发生,而伊朗在西方联盟的虚弱面前越发嚣张,巴以和谈更已被彻底遗忘,关塔纳摩监狱的关闭也已无限期推迟,曾被左派寄予厚望的减排谈判更是一败涂地,种种曾被承诺的优先事项几无进展。

     金融虽已稳定,资本市场也已回暖,但影响更大选民基础的就业却仍在恶化;旨在促进就业的7800亿经济刺激方案,在留下巨额赤字之后,却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唯一的成果是在轮胎和钢铁制品上的贸易保护,这确实能讨好工会,但也在国际关系中留下了恶名,更不幸的是,由于贸易保护早已成了过街老鼠,此等成果压根拿不上台面来夸耀。

     奥巴马迄今最大的战果,是医改法案在国会的推进,但却是以极高的政治代价换来的,或许不会低于小布什为伊拉克战争所付出的代价;不仅共和党人一致抵制,党内因背离财政保守原则而冒政治牺牲风险,更背负了60%以上的民意反对率;由于医改关乎选民切身利益,是他们投票时的绝对优先考虑事项,高反对率很可能导致民主党中期选举的大败。

     正是上述困境,迫使奥巴马寻找出路,而挑起争端、开辟新战场、转移视线焦点、让本方阵营在对抗中团结起来,恰是处于不利地位的政客摆脱困境的常用手法;对于这样一场挑战,金融家确是个合适的目标,这些高傲贪婪、浑身铜臭、腰包鼓鼓的家伙,既不招中下层民众喜欢,更为自视甚高而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和文艺老中青所嫉恨,在好莱坞影视剧中的形象更是早就一塌糊涂。

     金融家不仅被指认为危机的罪魁祸首,更因其接受政府的担保和救助,而在薪酬和风险问题上遭受道德攻击;奇妙的是,在这两个攻击点上,民主党的左派基本面和处于最右边的奥派与自由至上主义者达成了共鸣和呼应:左派说,政府必须担保和救助,右派说,政府不应担保和救助,然后他们一起说,你拿了担保和救助,就不能拿高薪和冒高风险。

     可笑的是,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风险准备、存款担保、隐性流动性担保,以及联邦救助,都不是金融家向政府请求得来的,而是政府通过立法强加给他们的;承担道德和法律责任的前提自由选择,对于被强加的东西,无论是帮助还是负担,都无须背负道德责任,更无须因此而限制自己的行动自由。

     奥巴马或许选中了一个很有号召力的攻击点,但也是一个高度危险的攻击点,他是在玩火,如若玩过头,很可能丧失来之不易的经济回稳和脆弱的复苏前景;金融系统作为整个经济体的血脉,其反应之敏捷、影响之深广,皆为其它部分所不及,并且其反应大半基于对未来的预期和信心,一旦人们确信这是动真格而不仅仅是宣传战,经济局面可以在一夜之间逆转。

     不幸的是,许多人对金融的认识,还停留在“不创造实际价值,以兴风作浪为务的寄生食利者”这种蒙昧状态;若奥巴马成功煽起一场针对金融业的民粹主义运动,将是美国经济之大不幸,也是整个世界经济之不幸。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