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实施贸易协定上的措辞趋于强硬,并抨击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同时亦表示希望加
大贸易往来.不过,喜将问题政治化的国会巴不得树立贸易壁垒,奥巴马略带保护主义色彩的措辞很可能变成现实.
据总统近期发表的国情咨文,他的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将美国出口增加一倍.这是个雄心勃勃的目标.过去25年,出口翻番最短的时期发生在八十年代末的七年间,当时美元贬值,全球经济欣欣向荣.高盛预计,若要在今天重演类似于当年的好戏,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速需达4.5%,且美元也要贬值30%.
构成障碍的不仅仅是这些长期宏观因素,还有总统的行事方式.奥巴马原本可动用他的政治资本和领导下的政府来推进与哥伦比亚、巴拿马和韩国等国的自由贸易协议进程.但他却大弹保护主义论调,支持所谓的刺激出口政策,把自己卷入一场不明所以的政治斗争.
尽管奥巴马强调贸易规则的执行,美国实际上在这方面的强硬态度并不亚于其它国家.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15年间记录在案的约400件贸易争端中,由美国提起的总计93件,位列全部国家之首.截至2009年底,仅有印度一国在反倾销和补贴关税上采取了比美国更为积极的政策.
至于人民币汇率,也许仍被低估,但从2005年至2008年间,人民币已升值近五分之一.期间美中贸易逆差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三分之一.
因此,奥巴马的言论,只会打击国际贸易环境.白宫可能并无意站在官方立场上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但此次就该话题在口头上大做文章--同时避免采取实际行动--恐怕不再是政治上的万全之策.
采用这种策略会令国会奉行保护主义的议员有可乘之机,在美国失业率高企之际,他们希望嫁祸于中国.对于计划刺激出口的奥巴马来说,这无异于是挑逗贸易战的冒险之举. (撰稿 James Pethokoukis 编译 宿泱韫 。本文作者为热点透视专栏撰稿人,以上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