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说尾声,奥巴马笑言自己「再毋须参与选举」,部分共和党人鼓起掌来,奥巴马随即反戈一击,「我知道,因为我(之前)两场(总统大选)都赢了」。奥巴马无法再连任,却不代表他不再考虑选情,相反他面对共和党全面掌控国会,却仍硬推必遭反对的自由派政策,普遍被视为有政治盘算,既为共和党设陷阱,亦有为自身政治遗产「省招牌」之心,甚至逼迫民主党出选大热门希拉里表态的效果。
同样在总统任内遇上反对党掌控两院,克林顿(1993至2001任总统)与奥巴马反应迥异。克林顿在共和党关注的打击罪案和福利等范畴上,尝试引导合作向自己主张的一套发展,相反奥巴马则自觉毋须妥协。《纽约时报》形容,尽管呼吁合作,奥巴马显然对此无甚期望,亦不见得会致力促成合作。
BBC北美编辑索普尔(Jon Sopel)指出,奥巴马提倡打击巨富壮大中产,固然有为自身政治遗产「省招牌」之心,亦有为明年大选定调之意。因为共和党势必反对新政倡议,索普尔形容奥巴马设下陷阱,务求令共和党塑造成「漠视99%民众的『说不』政党」,以利民主党明年大选的选情。共和党人近年常因站在富人一方失言令民主党间接受惠,上届大选该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便因侮辱「47%穷人依赖政府援助」而大大失分。
奥巴马的定调亦会影响民主党本身,明年大选出战大热门、前国务卿暨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属于党内较亲商界的政治人物,本已面对麻省参议员沃伦(Elizabeth Warren)等左倾自由派暗战。彭博通讯社分析文章形容,奥巴马决心将民主党带往左倾路线,不管希拉里意下如何。这亦从党友即时反应可见一斑,沃伦盛赞奥巴马的演说;希拉里则含蓄得多,只承认奥巴马「点出为全部人运作的经济路线」。小布殊前写手弗鲁姆(David Frum)向《纽时》称,奥巴马是透过改变民主党的气氛间接限制希拉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