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预防恐怖攻击的方式很多,包括事前情报蒐集与防范(如增加军警于可能发生的地点站岗或驻点、加强边界管制,或是针对大型活动及人潮聚集场所进行某种程度的管制)。本文目的在讨论如果发生恐攻,针对恐攻后即将出现的情况,以一位灾害应变学者角度,提出可行整备作法。
上周美国总统欧巴马公开点名台湾为反恐盟友,前几天国际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宣传影片中正式将台湾列入,瞬间国内舆情沸腾。除了许多国家如美国强化恐攻的情报蒐集,还加强安全维护工作外,面对恐怖攻击,我们也可思考一下,事件如发生,我们需要做什么?
面对恐怖攻击的一般应变需求大抵说来有三:建立及完善灾害应变指挥体系;完善现场医疗分类与后送能力;建立民众危机与互助意识。
一、建立与完善灾害应变指挥体系:以法国恐怖攻击看,第一时间参与应变单位包含:警察人员、消防人员、紧急救护人员、军方特种部队。许多美国的研究指明,各单位间的默契与平时的关系,与灾害应变成功与否有很大影响。各国政府应尽速找这些单位人员一同研拟恐怖攻击应变计画,并举行相关协同训练及演习,让这些人有机会互相了解,进而熟稔万一恐怖攻击发生后,该如何分工与快速反应。
二、完善现场医疗分类与后送能力:台湾许多消防单位与医疗院所平日已有相关的演练,但「跨辖区」甚至「跨多个县市」大规模医疗分类与后送演习次数还不够多,以法国恐攻情境看,第一时间内将产生大量伤患,在恐怖分子尚未肃清下,如何在确保医疗人员安全下,快速大量将人员检伤分类,一一送往医疗院所,将是很大的挑战。
三、完善民众危机与互助意识:美国九一一恐袭后,国内安全部教导民众「看到异状一定要说出来 (If you see something, say something)」,藉由比灾害应变人员还众多的一般民众,观察所有生活环境,与找出潜藏的危机。许多灾害研究学者指出,灾害发生后多由邻近现场的一般民众担任初期协助角色。即便在恐攻刚结束,民众也可在安全无虞下快速报案,甚至利用手机录影告知灾害应变人员现场情况与可能情境。因此,加强宣导民众观察四周可疑人事或物品,甚至设立专线电话受理各项有关恐怖攻击的情资,争取更多的恐攻应变时间。
恐怖攻击的两项主要目的,是造成恐慌与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如果我们能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境预作准备,即便恐攻发生后也能迅速应变,防止恐攻的效应扩大。与其他预防恐怖攻击的方法一同使用,才能减轻任何国家遭受恐怖攻击的危害。(转载自联合报,作者张贤龢为奥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政治学系消防暨灾害管理学组助理教授。原文曾略作修删)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停止对华出口!北京报复战略遭重击 |
2 | 习公主登场亮相?习彭出现重大矛盾 |
3 | 形势危如累卵,万众瞩目贵宾突访北京 |
4 | 马斯克出手王牌被废 北京后悔莫及 |
5 | 41岁国家一级演员自缢去世,11岁儿子成遗孤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