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如果婆家和娘家打架,你会向着谁?”这句话恐怕能很贴切地形容当前美中关系大背景下的美籍华人的矛盾心态。
在特朗普最能提升支持率的议题中,移民改革和美中关系绝对可以位列前茅,这两大领域与华人族群的利益息息相关,但同时也是华人力量参与度最低的领域,因为在涉及联邦的事务上,华人的话语权还远远没有深入华盛顿。
一部分已经入籍的华人认为自己是美国人,一切考量基于维护美国利益。他们为特朗普的政策叫好,认同美国在此前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中确实吃亏了。
有人这样表明自己的态度,“既然选择来到这个国家,并宣誓成为美国公民,那第一件事就要学习怎样来爱护这个国家,并且将来孩子们也要在这块土地上生存,建设好这个国家是为了给子孙后代造福。”
还有人这样批评对面阵营里的人,“华人中有不少人去掉了小农心态,积极关心政治,但很遗憾的是,很多华人关心的却主要是中国,而不是美国,这些人有着’过客心态’,对美国的挑战和进步漠不关心。他们成为了住在美国的中国人,永远的过客、永远的外国人。”还有人这样建议对方,“在美国还惦记对中国的忠诚也未尝不可,但回到中国去乃是最佳选择。脚踏两只船,宣誓效忠美国后却一点也不为美国利益着想,很让人不齿。”对此,有人反唇相击,“美国究竟是什么人在统治社会资源?见识过玻璃天花板吗?掌握话语权的那些人根深蒂固就不认为华人忠诚。”
还有人以当年日裔美国人被关进集中营为例,反问道:“美中之间一旦有事,谁能幸免?”事实上,这也是华人族群在反对“亚裔细分”时最主要的理由之一,更是写在抗议信里的公开内容。由于美国人口普查局在2020年人口普查样表中将亚裔进一步细分为诸多具体族群,已招致华人社会的强烈反对。
有华人坦然表示,自己虽然入了美国籍,但他仍然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因为他从小习得的中华文化,以及尚在中国的父母亲人,都让他不能因“美籍”的身份而断了与母国的亲情。不过,他同时也表示,如果未来真有大问题,他不可能选边站队,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对这个话题感触更深的是一群特殊的女性:嫁给美国人的华人女性,她们的孩子是美中混血儿。一位华人女性社会活动家告诉记者,她与她的白人老公育有两名子女,每次一想到美中关系是否会恶化下去就令她揪心,她不能想象是否会有这样一天:孩子们被逼问“你是要妈妈?还是要爸爸?”对于这群为数不少的华人女性来说,她们有一个共同愿望:美中友好!这位华人女性说,这些年来她投身美国政治就是为了推动美中关系而努力,通过推选明智的候选人进入美国国会和白宫,用选票促使美国政府与中国改善关系。有话语权,就可以帮助美中两国避免交恶。
一位在美30多年的老华人语重心长地说,团结与求同存异是华人在海外彰显力量的不二法门,千万不要因为无知和自以为是而各自为政,错失团结的契机。
(因保护隐私,本文没有涉及被采访者的姓名信息)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马兴瑞问题实锤了,更有惊人大事发生 |
2 | 中南海通过香港亲共媒体放风习近平去向 |
3 | 惊爆!习明泽秘恋MIT离婚教授十年 习家炸了 |
4 | 北京突传大消息 |
5 | 丢人!华为余承东:已进公安局自首 |
6 | 最高决策机构12成员曝光 元老重返核心层 |
7 | 眼下北京的情况愈发不妙 |
8 | 习近平到山西,这件丑事被彻底隐瞒了 |
9 | 党内大佬谈不拢 四中全会难产 |
10 | 传马兴瑞之妻被抓 习将商讨习仲勋齐心合葬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