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阻挠议事在国会一度是在最极端情况下才使出的爆炸性武器,但今日已成国会司空见惯的标准操作程序;如今,众院民主党人准备弹劾川普总统,共和党人则威胁要进行报复,人们开始担心,"弹劾总统"可能会像"阻挠议事"一样,成为美国两极化政治攻防下的"新常态"。
纽约时报分析指出,焦土政治正在国会燎原;阻挠议事手段不断使用、最高法院确认听证会杀伤力也愈来愈大,觉得委屈的一方找到机会就进行报复。
弹劾总统的严重性曾是无法想像的,因为必须推翻美国人的选举结果;美国立国200多年后,只有约翰逊(Andrew Johnson)一人在1868年因弹劾案在参院受审。
1974年尼克森总统因弹劾案辞职后,"弹劾"一词才在政治辞典中更加常见。柯林顿(Bill Clinton)总统被众院弹劾、经参院审理、1999年被判无罪后,继任的小布希(George W. Bush)和欧巴马(Barack Obama)均曾被反对者要求弹劾但未能成功。
2016年部分国会共和党人甚至在总统大选还没举行前,就讨论到要弹劾喜莱莉.柯林顿;部分民主党自由派也曾在川普2017年1月就职前数日就呼吁要弹劾他。
康乃尔大学法学院宪法学教授查菲茨(Josh Chafetz)指出,"柯林顿弹劾案似乎还不足以让弹劾成为常态性政治工具,但或许这次(川普弹劾案)会有所不同。"
民主党高层承认陷入两难;众院议长波洛西最近就曾在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市民大会上表示,前总统小布希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虚假前提为由入侵伊拉克,当时她曾承受对小布希发起弹劾程序的压力,后来决定拒绝。
波洛西说:"我只是不希望它成为我们国家的生活常态。"
在柯林顿遭弹劾期间于白宫任职的芝加哥前市长伊曼纽(Rahm Emanuel)同意,"弹劾常态化"风险的确存在,但更大风险是忽视总统明显可弹劾的过分行为;"我们必须权衡轻重,并明白一个法治国家,不能任由某人在法律之前肆意而为。"
随着两党对参院控制权过去20年间来回移转,阻挠议事手段的使用频仍,双方都藉此阻止司法提名和立法。但比起阻挠议事,弹劾案的出现更需要像现在这样的特殊情势:某党控制的众院与另一党总统发生冲撞,而弹劾比起默默阻挠立法,政治风险更大。
共和党人说,他们的选民了解民主党人只是想撤销他们唾弃的2016年选举结果。在司法委员会12日投票前几个小时,共和党众议员阿姆斯壮(Kelly Armstrong,北达科他州)警告:弹劾将成"新常态";今后每当一党掌控众院,就会弹劾另一党主掌的白宫。
共和党籍众议员强生(Mike Johnson,路易斯安纳州)则说:"他们今天打开的潘多拉盒子,将在未来几年对我们国家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纽约时报分析指出,国会正朝众院弹劾投票和参院审判前进。历史显示,这些有如铁达尼号的冲撞伤口,势必无法迅速癒合,并可能导致报复。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坦克车队夜过长安街 北京果然出事了 |
2 | 凯特王妃参加国宴美翻天 马克龙这表情…网 |
3 | 中国向75国开放免签证入境 “亲密友邦”没 |
4 | 蔡奇突然反水 和习唱对台戏 |
5 | 北京要“动真格的了” ,不要高兴太早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丢人!华为余承东:已进公安局自首 |
2 | 眼下北京的情况愈发不妙 |
3 | 习近平到山西,这件丑事被彻底隐瞒了 |
4 | 影片疯传引联想 官媒慌了! |
5 | 蔡奇公然僭越 北京谁当家? |
6 | 川普话音刚落 暴涨开始了 |
7 | 川普自爆“敢犯台就炸烂北京” 习当场懵了 |
8 | 女子坐11小时飞机回国后突去世 这几类人要 |
9 | 习指望马兴瑞保彭丽媛母女?王岐山旧部获重 |
10 | “南京红姐”受害者确诊艾滋 引爆同性恋歧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