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沙利文访中,北京等不到“基辛格”

www.creaders.net | 2024-09-05 15:30:12  上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邓聿文评论文章:美国国安顾问苏利文上周对北京的访问,外界有一种说法把他此访比作当年季辛吉密访北京,后者1971年绕过美国国务院,秘密访问了中国,达成中美复交,为尼克松总统访华铺路。苏氏此访也被美国一些舆论称之为“季辛吉式”的访问,意在为拜登访华同中方协调。

在我看来,苏利文访华和季辛吉访华唯一的相同点是两人的职务,即便他此行真的是为拜登访华铺路,也肯定不能和季辛吉的秘密访问相提并论,美国也不可能再出一个季辛吉。

当年季辛吉密访北京,首要任务并不是来协商尼克松访华之事,而是和中国联手,收拾苏联,为此来听取中方意见的。由于中美尚未建交,再加上当时美国国务院系统像今天一样,以反共为政治正确,因此秘密外交这个使命,不太可能交由国务卿或国务院某位官员,这样极可能走漏风声,导致和中国联手反苏这个大战略无法达成。而从保密性来说,国安助理相对容易进行秘密外交。

现如今中美关系遇阻,但两国的外交管道大体还是通畅的。虽然这不表示就没必要使用秘密外交,比如苏利文此前和王毅在第三国见过三次面,每次会谈都长达10多个小时,名曰两国的战略沟通,在消息公布前外界也一无所知,就此而言,亦算是秘密外交,然而,其意义根本是不能和季辛吉的秘密访华相比的,即使形式上也有诸多不同。季辛吉对北京的秘访全球都蒙在鼓里,根本预料不到,沙、王的秘密会谈,尤其第一次,外界虽也在相当程度上没有料到,但知道两人不管以什么形式,总会见面的。

这次苏利文到北京,虽在外界预期之外,然而从事后公布的会谈内容看,不过是重复之前两人谈论的议题,尤其是管控两国分歧,避免发生军事冲突,它不是美国战略的改变。是否有没公布的秘密内容,比如双方达成了拜登访华的共识?也许有,然而,即使拜登能够访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它最多弥补拜登四年总统任期没有踏上中国土地的遗憾,成就的是拜登的外交遗产,对美中关系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

美国不可能再有“季辛吉”

因此,无论如何,这次苏利文的访华,算不上“季辛吉式”的密访。而在当今美国,也不可能再出一个季辛吉式的政治人物。对此可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一是,当下的时代大环境,和当年季辛吉访华的背景完全不同。那时是美国需要中国,共同对付苏联,但如今恰好相反,中国成了美国的头号竞争对手,美国战略界曾一度有联俄反中的想法,传言正是季辛吉本人,在川普上台后拜访他时,向后者这样建议。也许季辛吉想重演一次他过去开创的历史,川普也对普京和俄罗斯颇有好感,但是他还是未能接受季辛吉的意见,让它成为美国的外交政策。不是川普不想联俄反中,而是在华盛顿遇到的阻力实在太大,他推不动。

作为地缘政治的玩家,华盛顿继承了英国的均势和离岸平衡的外交思想。按道理,联俄反中的战略是不难推动的。而之所以不能成为华盛顿的决策,原因在于,华盛顿的外交也必须服从美国 “政治正确”的需要,也即美国当今的外交掺杂了很强的意识形态因素。普京治下的俄罗斯,被美国划为和北京一样的“威权专制”国家,彼时俄罗斯又出兵从乌克兰手里抢夺克里米亚,再加上俄罗斯干预了美国大选,在美国也就掀起了一场反俄浪潮,连川普都被民主党攻击有通俄嫌疑,以致不得不对俄示强。这就错过了联俄共同对付中国的好时机。等到拜登上任,民主党和拜登本人本来对普京和俄罗斯的印象就不好,在俄入侵乌之后,被划为“邪恶轴心”,成了民主世界最大且即刻的现实威胁,华盛顿也就根本不可能考虑联俄反中的问题。连极力鼓吹这一思想的米尔斯海默后来也有所调整。

二是,美国新生代的战略学者和对华学者,也普遍丧失了对中国的理解同情和好感,主张和中国进行战略对抗,即使那些认为应该和中国再接触的外交学者,也对中国的共产体制和习近平的专政持一种厌恶心态。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实行过麦卡锡主义,迫害那些曾经和红色中国有过接触打过交道,或者对中国有好感的学者,让美国学界对中国噤若寒蝉。可这只是封出了学者的嘴,并不能使他们改变原来对中国应有的情感,只不过让他们把这种情感隐藏了起来。老一辈的美国的中国学者中,很多在中国渡过了一个长阶段,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俗和政治,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甚至是中国社会变革的见证人,他们对他们的研究物件投入了很深的情感。像费正清、傅高义等是这方面的代表。这些学者在季辛吉访华打开美中交往的大门后,成为美国改善对中关系的重要推手,这一情况一直维持到改革开放后的大部分时期。

但如今,美国的对华学术圈状况完全改变,老一辈的拥抱熊猫派纷纷故去,退出历史舞台,即使还在世的,也已经被边缘化。新一代起来的对华学者,虽然人数规模要比过去多,但普遍不像老一代学者那样,在中国呆过很长时间,有著第一手的资料和现场感,他们的中文也许说得不错,但很多都是从报道和互联网得来的,当然也就缺乏老一代学者那样的对华情感。这一方面使得他们对中国的研究更理智,但另一方面也缺乏同理心,更易接受舆论的看法,从竞争的角度理解和研究美中关系。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自身的改变,为美国的中国学者转变对中态度、情感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中共政权变得越来越极权,连曾经的一些知华派,如沈大伟、罗奇等也不得不转向,批评中国。如今,美国的对华学术圈,熊猫派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屠龙派,对中国持强硬态度者占多数。这种对中国态度和情感的集体转变,当然也会影响到政治人物,比如,前不久成为哈里斯竞选搭档的沃尔滋,是美国政治人物中少有的对中国还怀有某种好感的人,但是对中共也照样直言不讳地批评,主张对中国的战略竞争。

可以说,美国政坛不会再出现“季辛吉”,这正是美中两国关系不断恶化的一个写照和象征。事实上,如果季辛吉本人在世,他也不可能再成为“季辛吉”。下一个“季辛吉”的出现,也许是未来二、三十年后的事。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一场大风暴正席卷全中国
2 美国海关严查华人 连这种资料也要带上
3 网传边境开打 解放军6死 中国军方紧急回
4 “小学生”瞎指挥 国际舆论“群殴”
5 宣传英明的习近平,中国发生微妙的变化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北京街头 这一幕发生了…
2 一场大风暴正席卷全中国
3 习的动机很简单 中国经济危机令人毛骨悚然
4 美国海关严查华人 连这种资料也要带上
5 网传边境开打 解放军6死 中国军方紧急回
6 科技大佬卷走62亿跑路 上千员工傻眼绝望
7 习近平的又一大工程“烂尾” 了
8 “小学生”瞎指挥 国际舆论“群殴”
9 美国防长给了泽伦斯基一闷棍
10 宣传英明的习近平,中国发生微妙的变化
热门专题
1
乌克兰战争
6
三中全会
11
中国爆雷
2
以哈战争
7
中美冷战
12
李尚福出事
3
美国大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万维专栏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巴黎奥运
10
李克强猝逝
15
台海风云
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
1 2024年11月5日,我们该投票给 万维网友来
2 华人中的白痴和悲剧 三都瓠瓜
3 我为什么不选川普? —兼答某 渔阳山人
4 印象台湾 忠烈祠中的寻找与敬 野狼巴克
5 吕洪来:必须彻底否定邓小平 老陆
6 专访高伐林(下):他是好人, 高伐林
7 重庆美女在哪里? 玉米穗
8 为什么民主党的粉丝大多是吸毒 胡亥
9 转贴:餐桌上的“小透明”,却 求真知
10 川普让我感到恶心! 高鹏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
1 我为什么不选川普? —兼答某 渔阳山人
2 2024年11月5日,我们该投票给 万维网友来
3 吕洪来:必须彻底否定邓小平 老陆
4 美国大选赢家:利教授拍板预测 随意生活
5 美国选举趋势:选人不选政策? 随意生活
6 冯利:钦佩挡车的螳螂们 马黑
7 美国民主制度走到今天,出现了 启泰
8 神奇的国度:Zombielias 阿妞不牛
9 俄乌战争:小泽的和平计划是什 随意生活
10 妄称侵华日军是为国捐躯的烈士 爪四哥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