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关税大战,中国能赢吗?

www.creaders.net | 2025-04-27 19:41:49  Newtalk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中的关税大战如火如荼,川普对中国的强硬政策显然扎到自己的脚,而展现出让步的态度,而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给予警告。

一、中国能够战胜美国的看法

目前有人提出一种说法,那就是:面对美国川普政府实施大规模的关税,中国或许有可能成为这场贸易战的胜利者。

在全球对于美元的信任减弱的情况之下,似乎有一种看似合理的解释认为:人民币有可能取代美元而成为国际基轴货币的主导地位。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于4月16日所发布的资料显示,中国第一季的国内生产毛额(GDP)与去年同期相比是增长了5.4%,超过了原先市场所预期的5.1%。而相较之下,美国在同一期间的GDP成长率如果以年率来换算的话,则是负1.5%。看起来,中国经济的表现是亮眼的,而美国经济则似乎呈现出萎缩的局面。

中国政府也很巧妙地利用贸易战所产生的机会而气势高昂。中国外交部在17日对于《美国白宫宣布对中国的关税税率最高达245%》一事,批判说:“即使美国继续玩弄关税数字的把戏,我们也会置之不理。”

二、中国为什么不能战胜美国?

但是有经济学家认为:如果考虑到中国最近所面临的通货紧缩(在景气低迷中物价下跌)的恶性循环,要主张说中国能够在对美贸易战中获胜,这实在是难以令人置信的。中国3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为-0.1%,已连续两个月呈现负成长。

美國總統川普(圖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圖右)。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

至于有些人谈论到人民币地位的提升,但现实的情况却与此种看法完全相反。尽管美元汇率呈现出急剧下跌的趋势,但人民币汇率却是是更加下降。所谓美元汇率的下降,是指:在衡量《美元相对于英镑、日圆以及欧元等主要先进国货币的汇率》时的美元汇率之变化。因此,尽管美元汇率正在下跌,但人民币汇率却也同样是在走贬,而这可以认为是中国经济出现了某些问题的征兆。

在美元走弱的情况之下,投资人却仍然对于《买进人民币》有所顾忌,而最直接的原因在于:自2022年上海封城之后,中国的内需经济陷入了严重的低迷。当时以中国广州为总部的中国最大不动产建设公司——恒大集团破产,这就成为打击消费心理的决定性因素。恒大集团曾在2021年名列美国经济杂志《财富(Fortune)》世界500强企业榜行榜的第122名,其规模相当庞大,但最终未能克服内需不景气的浪潮。

继恒大集团之后,另一家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不动产企业——中植集团也宣告破产。在中国最大规模的建设公司接连破产的情况之下,中国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开始急剧下滑。尤其是在2024年下半年,尽管中国政府施行了强有力的经济刺激政策,但房价的下降仍然未能停止。深圳、广州等核心地区的房价,与高峰时期相比,已下跌了20%至30%以上,而这是与《个人贷款接连出现不良化的情况》有所关联的。最近中国政府当局所以投入了高达5200亿元人民币的钜额资金来增强国有银行的资本,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三、中国政府的可能应对政策

在房价下跌、消费低迷加剧的情况之下,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政策与应对措施呢?通常在这种情况之下,会考虑到两种应对措施。

首先会浮现出来的应对方法是降低利率。亦即透过政策利率的降低,进一步降低房地产和汽车贷款的利率,而这将有助于消费心理的回复,并提振房地产市场。

不过,问题在于如下一点,亦即:美国的政策利率水准为4.5%,而相当于中国的政策利率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Loan Prime Rate,注一)则仅为3.1%。也就是说,即便中国的利率已低于《基轴货币国之美元》的利率水准,而如果还要进一步降息的话,那么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就更有可能将之解读为“中国政府正在容忍人民币汇率之下跌”。当然,这将与《川普政府引导美元贬值的政策》从正面冲突,而贸易战的紧张局势也可能因此进一步升高。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中国政府还有另一种大规模转变政策的方法,亦即:放弃对《由电动车、太阳能、二次电池为代表的核心战略产业》加以培育的政策,改为开放内需的市场,从而引导消费的热潮,而这就是改变成所谓“消费主导经济成长的路线”。如此一来,这不只是可以减少与川普政府等先进国家的贸易摩擦,还能透过消费的促进来恢复低迷的内需经济,同时达到这两种的双重效果。

但相对地,这就无法排除《那些过去被集中投资的核心产业之主要企业将会面临困境》的风险。这两种选择各有利弊,但依据许多经济学家的看法,中国政府较有可能选择第一种的应对措施。因为如果要转向开放内需市场、促进消费的方向的话,那将要投入了过多的时间与资金。因此,在未来,人们无法排除人民币汇率下跌的风险,贸易战的风浪恐怕也不会那么容易就平息。

(注一)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oan Prime Rate,简称LPR)是指由各报价行根据其对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得出并加以发布的利率。各银行实际发放的贷款利率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情况,考虑抵押、期限、利率浮动方式和类型等要素,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基础上加减点来确定。

LPR报价行目前由18家商业银行组成,报价行应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前,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报价。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算术平均的方式》计算得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目前,LPR包括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期限品种。

专栏作者系开南大学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学公共行政学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学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