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中美休战暗藏玄机 恐正酝酿大风暴

www.creaders.net | 2025-05-14 14:07:36  唐青看时事/大纪元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美刚刚签署协议,关税大幅下调,还设定了一个90天的“缓冲期”。表面看像是局势缓和,谈判重启了。但不少专家提醒,这场“休战”更像暴风眼中的短暂平静,真正的大风暴很可能正在酝酿。而习近平和中共外交部发言人隔天的表态,给人感觉像翻脸一样。

而就在协议落地的第二天,川普直接飞往中东,一出手就震撼全球。沙特承诺未来向美投资6,000亿美元,包括一项价值近1,420亿美元的军售大单。卡塔尔更是直接奉上一架被称为“空中宫殿”的波音飞机,准备改装成川普的专属“空军一号”。这又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谈判桌上暂时让步,国际棋局却连环出招。川普这一波,真的是“暂停”?还是更大布局的起手式?

中美90天谈判期:转机,还是暴风前的平静?

中美最新一轮关税交锋,暂时按下暂停键,但这真的是转机吗?不少专家提醒,这这可能不是拐点,而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宁静。

5月12日,美中在日内瓦达成临时协议。美国把对中国产品的关税,从145%一口气砍到30%,中共也把对美商品的报复性关税降到10%。双方还承诺,暂停对稀土出口设限,并开启一个为期90天的谈判缓冲期。

白宫说,这是一次“历史性胜利”;中共官媒更吹说这是“成功逼美让步”。

CNBC专栏作家、前国防部政策官员杜瓦德里克.麦克尼尔(Dewardric McNeal)一句话泼了冷水,他说,这不过是“风暴眼中心的平静”,真正的风暴还在后头。

《新闻周刊》报道,哈佛大学的国际贸易教授马克.吴(Mark Wu)也指出,中共根本没做实质让步,现在关键是看美国能不能趁着这90天逼出真正成果。

中美休战暗藏玄机 恐正酝酿大风暴

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也直说,这场协议只是“重新启动谈判机制”,不是终点,更不是退让。

照我看呢,川普这波“降关税”背后也有美国的政治考量。自从4月2日他宣布“解放日关税”以来,股市连续下跌,支持率也动摇。这次谈判协议公布,股市马上大涨。

但问题来了,这份协议真能稳住多久?《华盛顿邮报》引述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加西亚-埃雷罗(Alicia Garcia-Herrero)的话:“这只是为了拖延危机,不是真正解决问题。”

那么问题到底在哪?来捋捋现在的三大隐患:

第一,中国市场没有真的开放。麦克尼尔说,中国市场早就不是WTO初期那样的“机会之地”,而是被中共洗脑的高度民族主义环境了。外国企业在中国既拼不过价格,又容易被当作“政治靶子”。

第二,芬太尼成了关键谈判筹码。川普因中共走私芬太尼,加征了特别关税。如今中共说要让步,但美国经验告诉我们:中共承诺得快,执行得慢。没有量化指标和惩罚机制,说了等于没说。

这里我举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13日的中共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媒体询问到关于芬太尼和关税的问题,中共马上就是一副翻脸不认账的态度。

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说,中方多次表明,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责任在美国自身。美方无视中方的善意,对中国无理加征芬太尼关税,严重冲击中美在禁毒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也严重损害中方利益。林剑还说,美方如果真心想与中方合作,“就应该停止对华抹黑推责,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同中方对话”。

我们再看第三大隐患,非关税壁垒始终存在。比如许可证审批不透明、偏袒国产技术、限制采购美货等等,麦克尼尔提醒说,这些90天根本解决不了,说白了,下一波关税再起只是时间问题。

智库太平洋研究所(PRI)经济学家韦恩.魏尼加登(Wayne Winegarden)说得很明白:“这不是胜利,只是按下暂停键。”

BBC更点出中共战略意图:表面谈判,背地里搞“内循环”,就是减少对美依赖,摆明打长期仗。

《新闻周刊》引述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国经济研究主任甘思德(Scott Kennedy)说,这轮中美较量,中共赢了一点点,川普给了台阶下,但这种局面,撑不久。

那美企怎么办?麦克尼尔的建议非常现实:“这90天不是缓冲期,是搬家的窗口期。”是时候考虑去越南、墨西哥,甚至回美国了。因为现在,继续依赖中国,不只是商业风险,更是战略错误。

你怎么看?你觉得这场“休战”是转机,还是更大风暴的前奏?

中共嘴硬背后:秘密谈判、拉美撒币、内心虚得很

其实,这次的“缓冲期协议”,可不是临时拍脑袋搞出来的,而是早有铺垫。

《金融时报》披露,原来三周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就已经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部地下室,和中共财政部长蓝佛安秘密会谈。这可是川普重返白宫后,第一次美中高层直接接触。

贝森特承认,145%的高关税,说白了就是“经济封锁”,中共顶不住,美国也不想一直拖。但他也强调,这不是退让,而是为了“缓一口气”,接着推进川普一直主打的“战略脱钩”。

他说得很明白,不再只看“效率”,而要看“韧性”。凡是涉及国家安全的产业,比如芯片、药品、钢铁,都得回到美国掌控之中。这次的“休战”,其实只是脱钩战略的阶段性成果。

但你看看中共这边的反应,戏还没演完。

BBC注意到,就算双方代表团已经飞往瑞士谈判了,中共官媒还在社交平台上冷嘲热讽说美国财政部长“推着空购物车来谈判”,还嚷嚷什么“奉陪到底”,嘴巴上很硬气。

而谈判刚结束,习近平立刻现身北京,在一场“中国-拉美国家部长会议”上,对着一群拉美国家代表高喊“团结合作”、“反对霸权主义”,还特意甩出一句话:“霸凌只会导致自我孤立”——这话说得,明摆着是冲着川普来的。我觉得他翻脸比翻书还快。

CNN分析说,中共这一波操作,是在刻意包装自己“负责任”的形象,想当自由贸易的“代言人”,同时给美国贴上“国际霸凌者”的标签。

中共不光喊口号,还在撒钱。它还趁机宣布,要给拉美国家提供660亿人民币的信贷支持,还要改用人民币结算。看来是想挑战美元地位,搞货币战。

不过,时评人赵晓指出,这种嘴硬,其实是掩盖心虚。他引述数据说,中国对美出口占GDP约3%,而制造业又严重依赖海外订单。这轮高关税下来,不少工厂已经停产,工人上街维权,经济数据干脆不公布了。而更讽刺的是,中共一边喊强硬,一边却悄悄撤销了对8类美国产芯片的报复性关税。

反观川普这边,节奏清晰得很。他定下90天谈判死线,谈成就降税,谈不成就回到高关税;但与此同时,他也公开释放善意,说不考虑恢复到145%的高点,还透露“可能这周末会和习近平通电话”。

白宫也设下了三条红线:结构性改革、市场互惠、打击非法贸易,特别是堵住芬太尼这个毒源。这些,可不是象征性的喊话,而是真枪实弹的谈判核心。

中共也开始“试探性让利”。川普说,中国愿意全面向美企开放市场。这一举动,不仅是想争取降税,也等于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过去不对等的贸易关系。

不过,外界对中美关系的未来依然悲观。北京的学者已经在考虑中美大战了,就是真正的打仗。

香港《信报》引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缉思的说法,现在的中美关系,可能比美苏冷战时还紧张。他说:“热战的风险,其实已经高于当年冷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时殷弘也警告,新冷战全面展开,而且比旧冷战更复杂、更危险。他还强调,不要以为有了原子弹,中美就不会打大仗。

两位学者都强调,别小看美国,也别高估自己。别以为拉几个拉美国家喊喊口号、撒点人民币,就能逆转局势。最终决定全球格局的,是科技、产业、制度,不是几个宣传口号。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