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蒙特利县近日出现一批野猪,在误食含有抗凝血灭鼠药“敌鼠酮”的杀虫剂后,体内肌肉及部分皮肤竟呈现出鲜明的霓虹蓝色。 对此,加州鱼类和野生动物部发出警告,提醒其他常见野生动物如鹅、鹿、熊等也可能遭受类似污染,呼吁民众及猎人避免食用疑似受毒害的动物。
根据外媒的报道,加州鱼类和野生动物部指出,加州58个县中有56个县皆有野猪出没,这些野猪为家猪与野猪的杂交种,属于杂食性动物,会食用草、老鼠等多种动物性食物。 由于敌鼠酮具有防止血液凝固的作用,摄入后会引发严重内出血,进而导致肌肉变色。
城市诱捕野生动物控制中心负责人丹伯顿透露,今年3月首次收到野猪肠道出现蓝莓蓝色彩的报告,这种鲜艳的蓝色并非淡淡颜色,而是接近霓虹灯般亮眼。 丹表示,野猪可能直接吃到染色诱饵或误食已被感染的其他猎物。
事实上,内布拉斯加大学2018年研究发现,在农业区及住宅区附近采集的野猪样本中,超过8%带有鼠药残留,熊的污染比例更高达83%。 该研究警告,户外施用的杀虫剂经雨水冲刷后进入水体,透过食物链逐步扩散,对生态系造成严重影响。
加州鱼类和野生动物部提醒,并非所有受污染的野猪内脏都会呈现明显蓝色,色泽强弱取决于动物何时以及食用了多少毒药。 虽然人体中毒通常需多次暴露,但少量摄入仍可能导致嗜睡、意识模糊等症状。

▲美国加州蒙特利县近日出现一批野猪体内肌肉及部分皮肤竟呈现出鲜明的霓虹蓝色。 (图/翻摄自imgur/GlendilT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