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它们同样都是圆形,也都是橘色,而且可能对你的健康不太好,但在感恩节甜点中,哪一种更胜一筹:南瓜派还是地瓜派?对大多数人而言,答案多半取决于他们来自哪里。
美联社24日报道,这两种感恩节经典甜点的共同点远多于差异,它们的颜色、味道与口感类似,而且都源自欧洲的红萝卜派。正因为如此,两者更容易拿来比较。
密西西比州弗洛伍德(Flowood)烘焙店Sugar Magnolia Takery的顾客罗宾森(Lori Robinson)选择南瓜,“我妈在每年感恩节和圣诞节,都会做这个。它比地瓜好吃多了。”
在阿诺德的烘焙店,地瓜派的销量通常超过南瓜派。
被称为“灵魂料理学者”(Soul Food Scholar)的美食作家米勒(Adrian Miller)指出,地瓜派在美国南方特别受欢迎,因为地瓜在该地区的文化、经济及痛苦历史中都有深厚根基。
南瓜派虽然随处可见,但更常与美国北方联想在一起。
概括而言,刻板印象是南瓜派受到白种北方人的青睐,地瓜派则是南方黑人的最爱。但对于美食历史学者暨作家特威蒂(Michael W. Twitty)而言,既然两种甜点都深植于美国历史、传统与文化,关于哪一种更好的争论,其实关乎身份认同。
地瓜与南方黑人文化的连结始于奴隶制度。特威蒂表示,在美洲,地瓜曾是许多被奴役者的主食之一,这种食物易于取得,与构成非洲饮食基石的山药与树薯类似。尽管最早尝试制作这类甜点的可能是欧洲人,却是被奴役者完善了地瓜派的食谱。
有些人认为,奴隶制度是地瓜派未能在北方流行的原因之一,当时废奴运动提倡抵制由奴隶劳动生产的商品。但特威蒂说,答案可能更简单:取得难易度。
米勒表示,虽然南方同时拥有地瓜与南瓜,但北方早期居民难以取得如今常见的橘色地瓜,当时北方的地瓜多为白肉且口感较粉。
在取得地瓜不易的情况下,南瓜自然居于主导地位。米勒指出,南瓜派的传统可追溯至殖民时期。1796年西蒙斯(Amelia Simmons)撰写的全美第一本食谱,便收录了南瓜派食谱。
特威蒂说,“我们可以在不同地区与文化之间开开善意的玩笑”,“但同时不要让这变得太严肃,变成界定你是谁、我是谁、我们是谁的僵硬标签。”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杨兰兰案爆炸性转折 神秘身世传出新版本 |
| 2 | 比起痛失人口红利 中国的真正拐点浮出水面 |
| 3 | 惊曝:北京对高市早苗外交舆论战背后藏惊天 |
| 4 | 突发!中国已明确拒绝日本:不参加 |
| 5 | 中国暗示有权直接对日动武 日本回应了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