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氧化碳减排任务艰巨。
加拿大海外中文网6月6日载文《中美连线抗衡德国》,内容如下。
本年度的“八国峰会”被视为“气候峰会”,主办国德国事先订下进取的“减排”目标。在胡锦涛抵达德国出席峰会的前夕,中国发表环保方案,定出自己的“减排”目标,表明无法接受德国的标准;早前美国也提出方案,彻底反对德国的建议。美中两个最大排放国坚决反对,峰会如何取得成果,已成最大疑问。
峰会于6月6日在德国海滨小镇海利根达姆召开,以“增长与责任”为口号,大会的官方议题有5项,除气候政策外、还有能源、知识产权保护、投资自由化以及非洲发展。主办国邀请了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及南非列席,表明“八国”期望高增长的发展中国家,能就各项议题负起更高国际责任,其中气候政策最受主办国德国关注。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出于经济考虑,于2001年已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中国现时的排放量全球第二,国际能源署估计中国的排放量将于2008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排放者。国际社会能否游说美中两国承担“减排”任务,是全球暖化问题能否改善的关键。
然而,德国提出的目标显然超越了两国愿意承受的标准。5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高调地“从根本上反对”德国的标准,幷提出一套“长期战略”,建议在2009年前与15个主要排放国订立“减排”长期目标,但仍坚持具体的“减排”比例应由各国掌握。国际舆论指他在采取“拖字诀”,仍然拒绝承担“减排”任务。
德国总理默克尔对美国的拖延态度表示不满,令默克尔更为头痛的是,中国也仿效美国,在峰会前提出了反建议,宣布了自己的“减排”方案,清楚表明无法接受德国的标准。
中国6月4日公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订立到2010年减少排放9.5亿吨二氧化碳的目标。中国以自己仍是发展中国家为由,不肯承诺量化的“减排”目标,认为过早地、过高地要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一样去承担“减排”义务,将扼杀中国的发展,对中国有欠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