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月26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首脑会谈和共同记者会后,互相拥抱。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12月3日载文《德国对华政策也许会失算》,摘要如下:
当法国总统萨科齐在中国受到礼遇幷获巨额商务订单时,德国总理默克尔是否意识到其对华政策有点失算?她的“价值观外交”香水味是否太浓了点?
默克尔的外交新政的出发点是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外交”,即按照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制定外交政策。这是冷战时期最流行的处理国际政治的方法,柏林墙倒塌后仍有一些国家尝试着,但多以失败告终。
布什刚出任总统后采取的单边主义外交路线,其实是价值观外交的变种,“邪恶轴心”、“流氓国家”等基本上是按美国价值观给出的标签。在对华政策上,布什总统就任后将中美建设性战略合作伙伴调整为战略竞争对手,坚决不认同中国的政治体制,要在人权领域理直气壮地进行斗争,因此美国抬日本压中国,亲台北远北京,申明大陆动武美将坚决助台防卫,不能“牺牲民主台湾的利益”。这一政策随着9.11事件的发生而开始变化,布什政府最终改弦更张,把中美关系重新定位为很现实的“利益相关者”。布什说美国欢迎“一个强大、和平与繁荣的中国的出现”,国际体系要帮助中国获得成功,中国也有责任加强这个体系。
现在德国执政党重新拾拣已在美国试验失败的价值观外交,实在不合时宜。更何况,中国现在正加快民主政治改革,进行法治社会建设,探索实现自由、保障人权的中国化方式。但这需要一个过程。默克尔不该忘记,东西德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全面融合至今未完成。
默克尔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极大地伤害着中国人的感情。在欧洲各国中,中国人对德国印象最好。不仅德国产品靠得住,质量可信,更重要的是德国对待二战的反省态度,与日本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