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时报》1月16日文章,原题:反击中国的盘算
缅甸是中印战略矛盾的一个代表性问题。对于印度来说,缅甸与西藏存在若干重要的相似之处。印度与中国都具有5000年的文明,但在西藏成为中国领土之前,两国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接触。相比之下,印度与西藏及曾是英国殖民地一部分的缅甸在历史上就关系密切。
今天,西藏和缅甸处于印中关系的中心位置。印度业已失去西藏这块传统的中立缓冲带,如今将缅甸视为抗衡中国崛起的屏障。
在北京的官员们看来,缅甸是中国进入孟加拉湾和印度洋的门户。北京在战略上向资源丰富的缅甸渗透,不失时机地构筑伊洛瓦底走廊,修建公路、河道、铁路和能源运输线,将缅甸港口和云南连接。
这种联系对印度东翼构成了战略压力。中国已经在印度西侧构筑另一条南北战略走廊,从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延伸至霍尔木兹海峡入口。与此同时,一条东西战略走廊也在位于西藏的印度北方边境地区构筑。在缅甸,中国正在帮助建造一条通往阿鲁纳恰尔邦的长达1500公里的公路。
这些联系对印度具有严重影响,因为它们使得北京可在战略上插手印度不稳定的东北部,并间接加大了军事压力。通过缅甸的平坦地带进入印度东北部要比经由喜马拉雅山容易得多。
在1962年,印军发现他们在阿鲁纳恰尔邦某个地方被解放军从侧翼包围,这引发印度猜测部分中国部队可能不是通过喜马拉雅山而是借道缅甸平原进入的。
西藏和缅甸继续攸关印度的安全。通过在布拉马普特拉河和萨特莱杰河(我国境内称雅鲁藏布江和朗钦藏布江———编者注)上筑坝及抛出将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水引向干旱的黄河的设想,北京可能将水改造成了针对印度的武器。
印度不能自绝于缅甸,不然日益自信的中国在北,中国的盟友巴基斯坦在西,受到中国影响的缅甸在东,以及中国海军在印度洋的存在,势必对印度形成包围之势。因而,印度在继续推进缅甸民主运动的同时,要与缅甸军政府进行审慎的交往,推动政治妥协和阻止中国的势力增长。(作者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战略研究教授布拉玛·契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