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6名“中国专家”在俄罗斯工地被砸死(组图)

www.creaders.net | 2012-06-20 19:20:53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记者日落长河综合报道:据俄罗斯新闻网19日消息,俄车里亚宾斯克州特罗伊茨克市一电站施工现场的塔式起重机倒塌,导致5名中国工人死亡,5人受伤。

20日的俄罗斯之声则说,事故导致6名中国专家被坍塌的吊车砸死(同一报道中的另一种说法是“6名中国公民 —— 承包商雇员死亡”),另有5名中国工人被送进医院就医。俄罗斯检方计划对两名中国建筑公司的负责人提出起诉,罪名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6月18日,事件发生在车里雅宾斯克州特洛伊茨克国家区域电站二期工程工地上。俄联邦侦查委员会发布的公告称,车里雅宾斯克侦察机关正在就吊车坍塌致人死亡事件对黑龙江工程公司总工程师和副总工程师进行刑事调查。目前正在决定按照犯罪条款和选择预防措施条款对建筑公司负责人提出指控。

据新华网莫斯科6月19日电,中国驻俄罗斯叶卡捷琳堡总领馆工作人员19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中国黑龙江省火电第三工程公司承建的俄车里雅宾斯克州特罗伊茨克电厂扩建项目18日晚发生的起重机倒塌事故已导致5名中国人死亡,另有5名中国人受伤。京华时报20日报道中的伤亡人数与新华网完全一致。

新华网说目前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中国总领馆对此事高度重视,将全力做好相关领事保护和协助工作。

黑龙江省火电第三工程公司分公司外事经理付剑波18日对新华社记者说,目前善后工作正在稳步进行。初步分析认为,事故原因为吊车轨道断裂,导致失去平衡而倒塌。

车里雅宾斯克州位于乌拉尔地区以南,西西伯利亚平原西南部。东部和东南部与哈萨克斯坦接壤。

目前每年进入俄罗斯的中国人约为250万人至500万人之间,但长期在俄居住的中国人仅为50万人以内。俄总统办公厅副主任谢·普里霍季科援引“相当可靠”的资料称,常住俄罗斯的中国公民总数不会超过20万人。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中国人
 
十月革命前,俄罗斯远东地区总共有150万居民,其中1/3是中国人。2002年10月《环球时报》的一篇报道说,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中国人问题一直是莫斯科某些新闻媒体炒作的一个热门话题。有的说那里有50万中国人,有的说上百万,甚至还有说500万的。俄罗斯外交部公布材料说,远东地区的中国人数量是10多万。

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人除农耕、养殖、森林采伐和建筑等行业外,主要从事个体商业活动,以经营服装和日用小商品为主,也有做水果蔬菜批发的。几乎每个远东城市都有露天零售批发市场,市场的商品虽说不很精致,但大都便宜耐用,中低收入阶层的居民经常来购物。一些市场里中国商贩占了多数,人们习惯地将它们称为“中国大市场”。

在乌苏里斯克市(双城子)市政府前,两个中国工人正在给楼前的台阶铺大理石。市长助理和外办副主任对中国工人赞不绝口:中国工人不仅活做得精细,而且特别能吃苦。要是俄罗斯工人,9点上班,整理工具就得半个小时,刚干了一个来小时又去抽烟。中午他们要喝咖啡,吃点心。下午没干多长时间就草草收工了。而中国工人几乎是从上午9点一口气干到下午6、7点。

(中国人看俄罗斯的阴暗面:莫斯科之夜充满黑暗、肮脏、淫秽、奇异、裸露、欲望和粗暴的性交易)

记者和工人攀谈起来,原来他们是哈尔滨的一家建筑公司的施工队,工人全部来自黑龙江农村。队里几乎是军事化管理,每天从住所统一乘车上下班,工作时间不许喝酒,回到宿舍不许赌博,至于找小姐更不用想了。一位工人说,第一这是纪律,再说就是允许的话也不会去。一个月才挣七八百块钱,去一次等于两三天的活白干了。工人们说,住的情况还可以,四人一间房,但伙食不很好,一天到晚是海带白菜豆腐汤,很少吃肉,自己想买点香肠又嫌太贵。想买棵圆白菜腌点咸菜都舍不得,国内才四五毛钱一斤,这里卖三块钱。他们同当地居民的关系还可以,每天上班下班,不招灾不惹祸。惟一的愿望就是干完活平平安安地早日回家过春节。

乌苏里斯克外事办公室副主任老包外表看是个地地道道的俄罗斯人,却讲一口流利的新疆味汉语。原来老包的父亲是山东人,上世纪初来到俄罗斯,当时远东中国人很多,据说乌苏里斯克有一半人口是中国人。老包的父亲与当地一位乌克兰姑娘结了婚。上个世纪30年代末苏联和日本关系紧张,日本向远东派了不少间谍,苏联人也分不清日本人和中国人,便把中国人全部迁到新疆,老包就出生在乌鲁木齐。

60年代老包一家人才重返乌苏里斯克。老包后来娶了个俄罗斯姑娘,现在已经有四个孙子孙女了。老包说,他前不久买了本中国小学一年级课本教孙女学中文,他想让孙女长大后到中国留学。老包除了在外办当副主任,还同中国人做生意,日子过得很不错。

说起中国人在当地是否受欢迎,老包举了个例子。他说,要是去俄罗斯的修鞋匠那儿,准会让你一个星期以后再取。而中国鞋匠什么也不说,三下五除二就修好了,要钱还少。既方便又便宜,谁会不喜欢。当地个别居民对中国人有偏见,原因之一是中国人好露富,没事总到赌场玩,买个面包也要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把钱。看到中国商人身上有那么多钱,俄罗斯人心里不是滋味。老包说,中国人身上钱多不假,可是别忘了他们从中国带进了很多货物。

(俄罗斯警察如此粗暴对待中国人)

远东经济研究所所长米纳基尔说,劳动密集型生产需要很多人手,而当地根本就没有这么多劳力。建筑业、种植业等是与中国劳务合作的主要领域。过去一个工程会拖很长时间,现在不行了,工期越长银行贷款利息越高。中国人肯付出劳动,工资相对较低,用中国工人可以加快工程进度。当地建筑公司说已经离不开中国人了。当地农业也离不开中国人,有些活儿俄罗斯人根本就不会干。比如说种西瓜,同样都是种,俄罗斯人种就不结瓜,中国人种就结。

米纳基尔认为,说服当地居民不要怕中国人是没有用的,需要居民自己感受,这也是个时间问题。今天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居民比5年前更加平静地接受中国人的存在,原因是5年前来的中国人让俄罗斯人感到很不舒服,这些人层次低、没文化、蛮横,买卖过程中有许多争吵,让当地人很愤怒。现在来的中国人有所改变,变得更加谦和。当地居民注意到了这一点。只不过不知道是原来那些人变好了,还是来的中国人层次发生了变化。

过去这些中国人总是成群结伙地在街上走,大声说话,不管其它人。当地居民生气,说中国人在这里像在自己家一样。现在中国人与当地人在生活方式、行为特征方面有很多共性,不过于显眼。这里毕竟是俄罗斯的土地,中国人自然要做出更多努力。他最后说:“如果你去别人家里做客,自然要像别人希望的那样做。如果想像在自己家里一样,那最好留在家里,不要去别人家做客。重要的是要融入当地居民之中去。”

中国人复杂的“俄罗斯情结”

环球网认为,6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并见证多项涉及双边多个领域的合作协议文件的签署,中俄关系进入了合作发展的新阶段。

然而回溯两国关系的历史会发现,一路走来,双方并不总是愉快的。俄罗斯曾经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种种劣迹,但不久就以老师和大哥的面孔出现,带领中国走了一条不同于欧美的现代化之路。这条路走的十分艰难,而且方向也越走越偏,中国不得不进行反思,并开始走属于自己的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心里始终对俄罗斯有种复杂情结。中国人有时亲切地称唿它为“老大哥”,有时则斥之为“北极熊”、“大国沙文主义”、“苏修”、“老毛子”等等。

(俄罗斯的中国留学生)

中俄两国曾经抱团取暖,也曾经分道扬镳,冷战后,在西方的压力下,中俄又开始重新调试两国关系。进入新世纪,中俄关系迅速升温,在战略上相互协作,好得让西方嫉妒。这也许就是经历风风雨雨后,中俄两国对现实世界所作出的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于1949年6月30日写成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的这句话,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言。而这句名言也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走上“马克思道路”的“主旋律”。而十月革命之后的俄国,迈进了苏联时期。从此,中国就渐渐地跟随上了苏联的发展步调。有人说:“若没有十月革命,恐怕中国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1949年建国之后,中苏更是迎来到了十来年的“蜜月期”。在这个蜜月期,中国社会开始变得“苏化”,中国人形成了浓郁的“苏联情结”。一个多世纪以来,无论是在军事上、革命发展方向上、国家制度上、经济上,甚至文化上,苏联都开始对中国及中国人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着名文化学者王康对此总结说:“我们的宪法是1936年的斯大林宪法……中国的军事制度、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是来自苏联;还包括我们很多用语,书记处、政治局、红领巾、少先队、集体舞、列宁装,等等,还有很多很多。”

有人评论说,“对于二十世纪的中国人来说,俄罗斯就像一个幽灵”,“在我们一厢情愿的想像中,这个庞大的邻国,就像一位亲切的兄长,年复一年,他用意味深长的目光注视着我们的生活,电影、音乐、绘画、文学、生活方式乃至世界观”,“苏联消失了,然而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它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永远的情结。”

1991年虽然苏联解体了,但“苏联情结”却留在很多国人心里。俄罗斯经过“休克疗法”之后,逐渐恢复了体力,并重新透出大国的气息,更重要的是,它产生了一位魅力四射的强势领导人普京。普京不仅在俄罗斯被称为“上帝给俄罗斯的礼物”,即使在中国,也成了很多年轻人崇拜的偶像。

俄国在历史上一直具有强权的传统,因此,很多人认为,强势的普京出现在俄罗斯是应运而生的,也是俄罗斯这一传统的体现。

对于今天的中国大众来说,无论如何追捧普京,与当年对苏联的崇拜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即使再有俄罗斯情结,今天的中国人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崇拜”俄罗斯的一切及其领导人了。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情况越来越糟 习急踩刹车
2 两件大事,突然暂停
3 突然间 北京风向又变了
4 比睡满8小时重要 做1事死亡率可降48%
5 当头一棒! 中美突传重大消息
热门专题
1
洛杉矶大火
6
叙利亚
11
三中全会
2
川普
7
苗华被抓
12
中共两会
3
俄乌战争
8
美国大选
13
台湾大选
4
中美冷战
9
以哈战争
14
李克强
5
万维专栏
10
巴黎奥运
15
中国爆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