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记者林孟编译报道:美国波士顿《环球邮报》(GlobalPost)9月27日发表卡尔森(Benjamin Carlson)发自香港的文章说,自中国1970年代开放外国投资,一些美国最大的公司信心十足地进入中国市场。但若干年后,它们却退出中国,铩羽而归。它们并非商业上无能——这些失败者中,不少是名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的商业巨擘,如美泰(Mattel)、易趣(eBay)、谷歌、家得宝(Home Depot)等。他们在世界各地市场的生意都很红火,唯独在中国不行。为什么?
EP中国(EP China)顾问集团执行董事麦洪尼(Shawn Mahoney)说:“最大的失败原因是对中国的法律和文化环境缺乏认识。”我们不妨看看,四家最大的美国公司是如何在中国失败的。首先是家得宝(Home Depot),她败在完全不了解中国人的消费习惯。美国郊区充满喜欢自己捣鼓修葺家园的人,而家得宝出售电动工具、建筑材料、五金器材等,专为这些人服务。它的大型货仓式商店,见证了美国屋主喜欢“自己动手”的传统。
2006年家得宝进军中国市场,开设12家分店。然而经过6年的苦苦挣扎,它不得不关闭剩下的7间分店,裁掉850名员工。失败原因之一是生不逢时,比竞争对手晚一步进入中国,恰逢中国的经济增长逐渐放缓。第二个原因是,许多中国人买房子是为了投资或投机,根本不愿修葺改善。第三是中国消费者不喜欢离市中心太远的大型货仓式零售商店。最后也是最致命的一点就是,家得宝企图把美国的“自己动手”观念带到中国,但中国劳工成本低廉,大多数人随便雇一个工人,便可以干组装家具之类的活儿。
麦洪尼指出,家得宝、芭比娃娃、百思买集团(Best Buy)企图到中国去推销美国的消费观念,但中国人却不接受。家得宝撤离中国时,发言人最后承认“中国是‘别人为我动手’,而不是‘自己动手’的市场”。
美泰(Mattel)2009年耗资3000万美元,在上海繁华地段开设了楼高6层,世界最大的“芭比产品店”,里面设有餐厅、美发修甲厅、酒吧、水疗中心等附属设施。美泰还针对中国消费者,推出了中国式的芭比娃娃。但这间商店太大,卖的东西太贵,而且成人、儿童货品混杂,令顾客困惑。美泰没有集中做芭比娃娃生意,而是误以为中国消费者喜欢全系列昂贵的芭比主题产品,如服装、食品、玩具等。
但芭比娃娃是美国的文化偶像,不是中国的。中国消费者完全不在乎有没有芭比品牌产品。但当美泰认识到错误时,商店已亏蚀累累。2011年上海的这间芭比巨店被迫关闭。美泰的教训是,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务必做好调查研究。开设的公司需具有灵活性、适应性,能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
易趣(eBay)的教训则是,忽视了“关系”在中国的重要性。“关系”在商业交易和政府合约中起重要作用,是把中国人联系到一起的无形粘合剂。2004年易趣进军中国市场。它买下中国当地公司“易趣网”,将其转变为易趣的平台,希望很快就能像控制其他国家那样,席卷中国的网购市场。但两年后,易趣关门大吉,放弃了中国网拍市场。中国本地的竞争者——淘宝网随即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
问题在于易趣没有拉关系的机制。据美国和香港的一项研究显示,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当淘宝网允许买家、卖家实时信息传递,给予他们建立个人联系的机会时,易趣却不这样做。美国天普大学福克斯商学院教授帕弗洛(Paul A. Pavlou)表示,“这些买家确实想认识卖家”。在中国,生意不止是生意这么简单,生意就是社会关系。今天易趣已经记取了教训,重新开始把焦点从美国国内市场投向中国,帮助中国卖家市场直接到国外消费。公司发言人说,“我们现在非常成功,出口业务有持续的巨大增长”。
谷歌的问题是和中国政府发生冲突。谷歌的败北是中国最戏剧性、最复杂的事件之一。这家公司抗拒中国政府的网络审查制度,被迫把服务转移到香港。谷歌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占有率,从以前的30%,跌至2013年的3%。谷歌在中国惨败的教训是沉痛的,但也是重要的。说到底,外资公司想在中国茁壮成长,就必须遵守专制政府的规条。也就是说,必须和一些很讨厌的政策妥协。如果像谷歌那样不愿遵从,就只有退出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