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记者林孟编译报道:美国外交政策及国家安全网站《战争困境》(War on the Rocks)10月1日的文章说,即使获得合法授权,封锁马六甲海峡也是非常复杂的任务。大量盟国和中立国船只通过海峡,每天往来的各类型船舶多达165艘,其中52艘是巨型油轮。按照传统方式登船检查,扣留所有可疑船只,需要部署多达13艘战舰。其他战舰还要监视龙目海峡、望加锡海峡等。为此要保持一支大规模封锁舰队,成本极其高昂。
如果和平时期采取某些措施,能够减少这类麻烦。具体可以制定船舶特别运输执照机制,建立有权登船、搜查、扣留的执法部队,使用岸基无人机、直升机、小艇,甚至驱逐舰和巡洋舰,监察关键的海峡拥塞点。这意味着仍然需要“空海一体战”等手段,实施有效、可行的封锁。执法部队指挥官可以针对香港、上海和中国其他主要航运中心展开行动,使用潜艇、水雷、长程战机打击突破封锁的船只。
另一层次的封锁,是通过外交努力说服供油国,停止向中国运输石油。中国主要从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俄国、阿曼、安哥拉、苏丹、科威特获得原油。美国的盟友沙特向中国提供大量原油,可能被说服支持封锁。美国还需要通过外交努力,为停止向中国供油的盟国寻找替代市场,甚至增加购买沙特原油作为美国的战略储备。
海上封锁很可能成功。俄国有可能决定从陆路向中国提供原油。但俄国78%的原油长期稳定地供油欧洲市场。在短期内大举向中国供油,不仅不符合俄国石油寡头的最佳利益,还会得罪美国。扩展铁路和输油管线以支持中国的需求,也是费时费事的事情,很难说符合俄国的国家利益。其他陆路输油通道,需要经过不友好的、难以驾驭的国家,更加不可靠。
中国有限的制海能力只能够控制近海水域,难以通过海上大战或护航行动对抗封锁。但必须注意中国不对称行动的回应能力。中国的反卫星武器和网络攻击手段,可以攻击脆弱的盟国卫星导航系统,对封锁虽然不足以构成致命威胁,但能够削弱堵截反封锁船只的能力。
为增强封锁效果,盟军必须防止中国夺取钓鱼台列岛和台湾等争议领土。美国必须迅速回应中国快速夺取钓鱼台列岛的行动。如果中国能够迅速不流血地夺占这些小岛,国际舆论不一定会谴责北京。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封锁只会被视为纯粹的惩罚,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利益会迫使美国让步。
结论是,以战争方式对付中国并不容易。中国是地理、人口、经济、军事大国,付得起任何战争代价。海上封锁需要庞大军事资源和时间,以及盟国保证履行义务。海空一体战可能为此提供一种解决办法,也可能需要制定另一种机制。但美国仍然要弄清楚,在随时可能动武的情况下该如何行动。
封锁在军事、政治、经济上各有利弊。在经济、外交上和中国打交道,可能符合美国的最佳利益。变化无常的时代和不可协调的利益,仍然可能激起一场战争,美国为此需要一种战略。有鉴于此,美国不应当拒绝讨论各种战略,尤其是封锁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