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记者江夏编译报道:《路透社》2月11日发表美国知名国际政治学者、全球政治风险研究及咨询机构“欧亚集团”创办者及总裁布雷默(Ian Bremmer)的文章说,在上个月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表示,中日关系处于“最糟的时期”。
在不久前瑞士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一个中国代表团成员把日本首相和北韩小暴君相提并论,形容安倍晋三和金正恩是“麻烦制造者”。而安倍则渲染中国扩张军力及过度挑衅作为回应。他影射目前的中日关系——经济上整合,战略上却分道扬镳,如同一战前夕德国和英国的关系。而中国和日本驻英国的大使,都在当地报刊发表文章,互指对方国家是罗琳小说《哈利波特》中的坏蛋伏地魔。
当然,行动胜于言论。2013年11月,北京宣布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把中日两国的紧张关系推到新的高点。其后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挑动了日本邻国反日的敏感神经。然而,尽管龃龉不断,矛盾日增,中日之间的斗争极不可能发展成军事冲突。中国根本不想破坏与日本的经济关系;中国的省级官员对吸引日本投资更有兴趣。日本则把其企业在大中国市场的成功,视为振兴其国内经济的基础。即使日本公司正纷纷把投资赌注从中国转向别国,情况也是如此。总之中日关系不可能崩溃,大家更可能看到的是紧张情势的持久循环。
但即使双方都倾向于制止可能的冲突,军事行动极不可能发生,中日关系仍然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缘政治双边关系。这是许多因素决定的。首先最重要的是,双方始终存在误判重大事态的可能。例如,当双方战机在日本视为其领土的地方上空发生摩擦,就很可能铸成大错。在两国关系已处于冰点的情况下,中日都会把对方的一举一动视为心怀叵测。
中日是世界第二大和第三点经济体,其双边关系是无法忽略不计的。目前有23,000家日本公司在中国,雇佣了1000万名中国工人。但随着外国直接投资衰微,日本企业正积极实施多元化战略,从中国转向东南亚国家。北京-东京关系紧张导致的结果就是,现在中国-南韩贸易快速接近中日贸易的水平。如果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开始认为,两国的经济关系正在萎缩,两国的对抗可能发展。
此外,由于中日紧张关系植根于无解的历史宿怨,两国争执的规模和持续时间,会导致严重的全球风险。中日之间并不存在外交折冲余地,美国或任何其他国家都没有办法协助处理两国的关系。在中国,无人试图站在日本的角度看世界;反过来日本也是如此。“皮尤研究所”最新的调查显示,只有6%的中国人对日本有好感,5%的日本人对中国有好感。双方可能都明白,全面冲突不符合对方的最佳利益,因此双方更有理由把紧张关系推到极限。正如一名中国高级官员最近对笔者说的,中国不怕压逼日本,因为中国“不想打仗”,而日本“不敢打仗”。
虽然中日双方都有意避免军事冲突,缓和紧张关系,但北京和东京当局都能借助历史宿敌的僵硬姿态,在各自国内获益。北京软化其他战线的对外政策,尤其对美国采取魅力攻势,力图在美日关系中打进楔子,继续利用东京作为释放民族主义压力的阀门。在日本方面,安倍把中国崛起视为对日本在亚太地位的长期威胁,有意给予反制。
那么今年情势会如何发展?结果很可能是双方更加恼羞成怒的民意口水战,以及两国间更加恶化的经贸环境,但不会是军事冲突。安倍将重新解释甚至修订日本的和平宪法,消除禁止在国际冲突中用兵的条款,而且很可能再次参拜靖国神社。因此更令人不安的是,中日冲突继续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