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怀疑残骸碎片看似是掌握失踪马航MH370客机下落一线曙光,不过距离真相揭晓仍远,单是在茫茫大海之中找回俗称「黑盒」的飞行数据和驾驶舱通话记录仪及淹没于波涛之下的残骸,已是极大难题,甚至比2009年法航大西洋空难更不容易。
部分飞机部件如座椅靠垫在设计上能漂浮在水面,包裹着空气的铝制部件则容易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下沉。MH370与法航失事客机主要采用复合材料,当中有部件是内部注入空气的轻质材料,可以在海面漂浮一段时间。但专家指出,倘若失踪客机确实坠落在印度洋,事隔近两周仍然浮在海面的碎片恐怕少之又少,即使有,亦势必四处漂流,调查人员难以单凭碎片锁定坠入海中心的客机残骸以至黑盒的位置。
倘高速撞击碎片倍增
黑盒在客机出事只可持续发出一个月信号让外界侦测,MH370出事迄今已整整两周,而澳洲方面估计可能要花数天才能找到海面漂浮物。搜索碎片的时间愈长,不确定性愈大。客机与海面撞击的确切情况亦会影响残骸数量与扩散程度。美国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特别研究计划主管加洛(David G. Gallo)指出:「在平静少浪的海面上平稳降落,会令残骸碎片更为完整。高速撞击或半空解体进入暴风雨吹袭的大海,会令碎片倍增。」
挪威货轮「圣彼得堡」号已率先达抵搜索范围,协助寻找卫星图示的可疑巨型漂浮物。
该研究所首席工程师珀塞尔(Michael J. Purcell)当年负责搜索2009年法航坠入大西洋,他表示,当时空难发生后5日就找到碎片,专家估计坠机地点位于碎片15浬外,但最终在碎片30浬外找到,更与原本估计的方向相反。
印度洋水深远超法航空难
专家指出,海洋水流速度中位数相当于每日16浬左右,热带地区略慢,确切速度视乎客机坠机的位置,风势有时对碎片走向的影响比水流更大,而风势和水流的走向可以一致,亦可以相反。若参照法航的例子,MH370残骸可能已漂移了数百浬。
另一问题是水深,印度洋平均水深亦超过法航坠落的大西洋,令打捞工作更为复杂。当年正是因为水深问题,才令外界尽管早在事发后约一周便找到部分碎片,却要到两年后的2011年才捞到客机机身与机翼残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