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英国《卫报》对中国在马航MH17空难中与国际社会截然相反的表现评论说,中俄日益紧密的战略关系使得中国不愿指责俄国应为空难负责。
《卫报》的评论注意到,中国官方媒体一致批评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指责俄国缺乏证据和逻辑,“过于匆忙”的下结论。
该报评论说,对中国的表现,国际观察人士一点不奇怪。
“患难之交”
《卫报》引述澳大利亚一家独立智库,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迈德卡尔夫的话说,今年以来,中俄在困难的地缘政治局势中相互出手支持已经发生了好几次。
迈德卡尔夫说,中俄正在为加深战略伙伴关系作做出切实的努力。四月份的峰会、联合海军演习、五月份的4000亿美元的30年天然气合同等等。
《卫报》引述迈德卡尔夫的分析说:“他们越是相互扶持,就越孤立,因此变得更加相互需要”。
“事不关己”
《卫报》的文章说,与今年三月份的马航MH370失踪中国的反应相比,对马航MH17空难,中国没有表现出什么兴趣:空难发生的地点远离中国,机上没有一名中国乘客。
马航MH370上有150多名中国乘客。澳大利亚政府为搜寻失踪航班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卫报》说,马航MH17航班上有27名澳大利亚乘客,澳洲人会很注意观察中国的反应。
债务危机
中国加速膨胀的债务是今天《金融时报》关注的话题。
中国的债务总额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两倍半,《金融时报》分析说,这凸现了中国政府在维持经济持续增长与避免灾难性的“硬着陆”之间的艰难处境。
到6月份,世界第二大经济的中国的债务与GDP的比例,从2008年底的147%猛增到了251%。
而且,这个增幅还在加速。《金融时报》说,仅在过去六个月中,债务与GDP的比例扩大了17%。
《金融时报》分析说,从以往其它国家的经历看,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出现如此大的债务与GDP差额,几乎是无一例外的导致了金融动荡。
担心“硬着陆”
《金融时报》的文章说,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发出警告,放缓的经济增长与不断增加的债务是无法持续下去的。
但是,对信贷的不断加深的依赖并没有扭转的迹象。
《金融时报》说,政府没有收紧借贷,而是允许其继续加速,是因为担心,经济增长减速、加上地区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会导致中国经济的“硬着陆”。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胡锦涛流泪握紧习近平的双手 说出4个字 |
2 | 内情流出 习西藏行健康亮红灯 |
3 | “买英国精子生3娃”的山东女人 7年后现状 |
4 | 曾被捧上天的国家名片 正在一座座城市悄悄 |
5 | “早就该亡了” 阅兵临近传北京爆“厕所革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中国出了个习近平,因果报应 | 施化 |
2 | 1.7万中国守军对抗12万日军47 | 玉质 |
3 | 习近平的最后机会 | 文庙 |
4 | 影评:真实历史与现实比荒诞更 | 阿妞不牛 |
5 | 吕洪来:为什么当前中国呈现出 | 老陆 |
6 | 中共目前到底有什么危机? | 阿妞不牛 |
7 | 习氏出巡西藏权势熏天,听床师 | 蛇形刁手 |
8 | 海关问“有没有带现金” | 体育老师 |
9 | 我对中国前途的谦卑的建议 | 自然 |
10 | 看坦克进京 预测一下军队的动 | 胡亥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