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印关系障碍转变成日本意味着什么?
习近平访问印度双边签订的联合声明名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习近平莫迪今年7月在金砖国家峰会上相聚时,习近平也告诉莫迪,中国和印度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而现在,印度是日本政府最大的发展援助对象。9月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到访的印度总理莫迪在东京举行首脑会谈。双方在会谈后发表共同声明称,日印将建立“特别战略全球合作伙伴关系”。与美印的“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和中印的战略合作伙伴相比,日印的特别战略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显得规格极高。
纵然在印度独立之前尼赫鲁就对印度未来在世界上的地位做了明确的阐述:“印度以它现在的地位,是不可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引动我,我也不相信中间地位是可能的。”但是印度的外交实践表明这个看似中立的大国在做出决定时从来都离不开大国的干扰。中印关系的障碍从美苏到日本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中印关系的蜜月期,印度以“不结盟领袖”和“第三世界代言人”的身份周旋于国际舞台,在全球推行不结盟外交政策。不过,尼赫鲁也承认其偏向了美国,”我们的外交政策最终要从属于我们的内政。我们的内部政策是远离共产主义坚定不移地反对印度共产党。不过,现在印度有一股强大且不断增长的赞同某些含煳不清的社会主义的社会秩序。对美国存有善意和在许多领域尤其是技术方面得到帮助的期待。对苏联的事业和它给人民带来的巨大变化饱含同情”。
中印战争后,印度认识到国防力量的不足向美国求援,遭到美国拒绝。随后印度靠向苏联,印度一直坚定地站在苏联阵营,与中苏分裂之后的中国对立。70年代初,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对此非常敏感的印度视之为美—中—巴轴心的形成,印苏两国在战略上进一步靠拢。印度于1970年6月与苏联签订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苏印和平友好条约》,苏印两国在战略上的同盟关系由此结成,所谓苏印和美中巴两个轴心对抗的南亚战略格局即由此形成。
冷战后期以及冷战结束后后大国的南亚政策有了相应的调整。冷战结束前后,中印两国高层领导人频繁互访,中印关系开始破冰。1976年,两国恢复互派大使。此阶段的关键性事件为印总理拉·甘地访华和江泽民以国家元首身份首次对印进行国事访问。然而印度同各国国家缓和关系的同时采取了中立偏向美国的政策。目前,美是印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美印在战略上的相互借重使得中印关系在领土问题上迟迟得不到进展。
就在1998年,印度仍然认为中国是对印度的最大威胁,并以此作为核试验的借口。尤其是印度国内,一股极其强大的反华势力公然浮出水面。在反华派中,头号人物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重燃“中国威胁论”之火,在多次讲话中声称,“中国是比巴基斯坦更大的威胁”;“中国在西藏部署了核弹头导弹对准印度”;“中国侵犯印度边境,要攫取印度的领土,支持印度东北部的叛乱活动”;“中国和巴基斯坦组成‘轴心’对付印度”;“中国海军在包括缅甸的一些岛上修建军用码头”……一时间,印度从鹰派军方代表,到智库,再到媒体圈,均在不遗余力地渲染中国威胁论。中印关系虽然不如战火期和冷战时期那般兵戎相见,但是也只停留在不温不火的冷和平时期。
眼下,众所周知,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已经进入中美C2时间,莫迪8月末访问了日本,9月将访问美国, 莫迪选在中印关系上拿日本而不是美国做文章欧明正在避免与中国对抗的美国并不是一个可靠地伙伴。已经决定加入上合,加入中国主导的亚行、一路一带经济建设的印度在国家的发展根本方向上进行了选择。而日本不过是印度争取从中国获得利益最大化的筹码。日本只是印度刺激中国的一个棋子而不是一边。日本不过是中印最终解决所有矛盾的见证。
中国摸着石头过河 印度摸着中国过河
印度领导人尼赫鲁在1947年8月14日独立日前夕说,“我们今天的庆祝只是迎向等待我们的伟大胜利和成就的起步而已,机会之门为我们打开了。”1949年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说,“中国历史的新时期开始了。四亿五千万人民的中国从此站起来了,我们国家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冲向机会之门的印度和迎接无限光明前途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亚洲国家,一个是硕果仅存的社会主义大国,一个是人口规模最大的民主国家。两国既是近邻,又是宿敌;既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又积累太多的恩怨,其关系一直伴随着冲突与合作。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印两国之间的分分合合,冲突与合作,从未间断过。1950年4月1日,中国与印度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真正具有现代国际法意义的两国关系自此展开。从天然盟友到反目成仇,从非敌非友到尝试抛开敌友概念重新界定两国关系,中印关系现代史在“肯定—否定—再肯定”的历史前进逻辑中向前螺旋式发展。归结起来,中印建交之后双边关系主要经历了5个不同时段,第一个是蜜月期,第二个是战火期,第三个是冷战对抗时期,第四个是不温不火的冷和平时期,而即将到来的中印关系的时代又该是怎样的时代呢?
就印度本身而言,对中国的定位一直在“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之间徘徊。尽管中国已经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且争取中国也是印度走向世界大国的重要因素,但“北防中国”依然是印度政府制定国防政策的首要考虑,不止一次地在靠近中国的北部和东部边境部署在印度看来是一种安全必需。相应地,中国也完全没有对印度放心,自建交以来,安全问题就一直是中印政策的主宰,相互之间安全信任的缺失使任何一方的安全行为都可能引发“猜忌”与“反攻”。尤其是当印度的国际地位不足以支撑起的它的野心时,复杂、矛盾的心理更是不可低估。中国是印度的紧邻,姑且不提两国之间的战事和边界纠纷。单从中国与印度的差距来看,1998年以前中国是五大核强之一,又是联合国掌握了否决权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却什么都不是。这些因素凑在一起,就使中国成为印度心目中最重要的国家。
所以,不管中印关系为何,印度从未放弃过赶超中国的“野心”。印度赶超的愿望越强烈,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认可度就越高。所以在中印之间流传着一个形象说法,“中国摸着石头过河,印度摸着中国过河。”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相邻的两个大国同时崛起的时代,好比一山不能容二虎,印度既想联合又害怕的矛盾情绪,伴随始终,而这样的矛盾情绪滞留时间越长,印度与中国的差距也就越大,自身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就越远。时下摆在中印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其一是中印两国实力对比真正拉开距离,形成一强一弱的格局,印度的“野心”随之降解,中国坐稳头把交椅;其二是中国政府下大力气做印度的思想工作,努力让一山容得下二虎。正在印度访问的习近平在演讲中回顾,邓小平曾说,只有中印都发展起来了,才会有真正的“亚洲世纪”;尼赫鲁也说过,印中走到一起是亚洲乃至世界的一件大事。习近平倡议两国用一个声音说话,让全世界倾听。如果这是中国在两条路中作出的初始选择,那么印度改变心态、乃改变骑墙派的作风,就需要跟上节奏。
现在中国提出与印度共建亚洲世纪,而不用看美国和俄罗斯的脸色,关键在于影响中印关系的关键性因素发生了逆转,也即从美、苏变成了日本。而这种变化本身也说明,中国有能力与日本一较高下,有能力影响印度的选择,而印度本身也确实需要中国。当然,时下这种利好局面也得益于中国历届领导人在印度问题上的努力。毛泽东时代,即便发生了战事依然意图与印度修好,故而作为胜利一方主动停止了战火。到了邓时代,声言中印关系没有障碍,只有一点边界障碍,只有一点边界争端,让一让都可以解决。江胡时代,在管控中印边界危机和提出边界谈判机制等方面,都甚为积极主动。到了习时代,首次访问印度便罕见地为莫迪庆生,且一起荡秋千摇纺车,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向邻居关系、亲戚关系过渡的用意明显。
有专家评论中印关系时称,“中国与印度就像亚洲机器系统中两个飞速运转的齿轮,轮齿与轮齿在接触的过程中尽管可能会摩擦出‘不和谐’的火花,但却造就了稳固的、动态的相互咬合状态,同时也推动亚洲机器的运转;而且,随着轮齿上的棱角被磨平,加上润滑剂的使用,齿轮之间的咬合将获得常态化和稳定化。”此定位,不失为对时下乃至未来一段时间中印两国关系的精妙总结。现在印度是日本政府最大的发展援助对象,两国都处于各自历史的关键时刻。巧合的是,莫迪在会见习近平之前,刚刚结束了日本的访问。值此关键节点,中国敢于高调提出共建亚洲世纪,显然并未把日本放在眼里。而日本,本也无足挂齿,其以影响中印关系关键性因素存在的最大价值,恐怕只是见证龙象如何相拥、一山如何容下二虎罢了。 (泉野 撰写)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这样的事都敢做,解放军已经反了 |
2 | 突发!香港又发出最新“讨习檄文” |
3 | 美方报告扒下习近平的“皇帝的新衣” |
4 | 30亿巨贪死了,儿子海外逍遥 |
5 | 利好海外华人! 中国养老金出新规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美国股市传出大消息 |
2 | 下跌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北京彻底露馅 |
3 | 突然!一封“倒习书”疯传 |
4 | 中国的大萧条,就要来了 |
5 | 朝鲜士兵遭屠戮画面被公开!乌军直呼“不敢 |
6 | 挑战一尊 军报连发四篇猛文 |
7 | 马斯克突遭调查 |
8 | 2024外交惨败 王毅不妙 |
9 | 这样的事都敢做,解放军已经反了 |
10 | 突发!香港又发出最新“讨习檄文”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奥威尔的世界=Woken- Shit;MA | 木秀于林 |
2 | 这也能抄 之 一个降落伞包 | 席琳 |
3 | 老态龙钟的精神家园 | 特有理 |
4 | 沈逸教授:川普2.0治国如开公 | 随意生活 |
5 | 谁制造了最多中国人死亡? | 汪翔 |
6 | 中国,具有苏联特色的社会主义 | 施化 |
7 | 何祚庥评项立刚 | 老字号 |
8 | 梁思成的图和林徽因的画 | 弓长贝占郎 |
9 | 费正清回忆梁思成林徽因 | 席琳 |
10 | 寇可往,我亦可往? | 秋念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