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学会做生意”,这是列宁70年前的名言。虽然乌克兰人现在抛弃了列宁的总路线,但是在新的环境中不得不打破计划经济中等、靠、要的旧习惯自己走向国际市场。有报道称,乌克兰政府早年曾经与伊朗进行过秘密接触,打算在伊朗新建一座专门生产T-80UD的工厂,将伊朗原有的西方旧式繁杂坦克整体更换为T-80UD。但是在政治上要冒极大的风险,一旦此事被美国得知,新生的乌克兰不仅将失去西方的全部援助,甚至可能被当成另一个伊朗对待。在权衡了政治经济上的得失利弊后,乌克兰政府停止了和伊朗关于引进T-80UD的联系。不过随后乌克兰就与巴基斯坦就坦克出口进行了磋商,并达成了目前为止的T-80UD的唯一出口记录。
上世纪80年代,印度(专题)开始了它的军队现代化计划,不仅从苏联进口了大量T-72,而且引进技术许可证生产该型坦克,同时加速推进国产“阿琼”坦克的研制。而此时,巴基斯坦装甲部队的主力还是安装100毫米线膛炮的中国59和69式的改进型,性能远不如T-72,仅有的约200辆85-IIAP最多能与T-72打成平手,先进的中巴联合研制的哈立德坦克的最终方案还没有确定,能不能装备部队、何时能够装备部队还是未知数。为了对抗印军不断现代化的陆军装甲力量,巴基斯坦不得不把眼光放在国外进行新式坦克的招标。
再回到西方国家,由于当时美国-巴基斯坦关系不良,M1系列坦克首先被排除。英国表示愿意出售“酋长”坦克,但是巴政府考虑,英-印关系在英国政府的整体战略中明显强过英-巴关系,很难指望英国会在印巴关系紧张时能够稳定持续的履行对巴军事出口和产品支持责任;同时,即便是相对过时的“酋长”坦克也嫌太贵,而且重量较大,必需同时购买更多的工程车辆和器材,才能保证坦克在巴国广大复杂地形上的正常使用。
最终在1993年进行的巴基斯坦坦克竞争试验中,出现的是乌克兰T-80UD和中国85III坦克。同年8月-11月,T-80UD和85III坦克在巴基斯坦进行了竞争测试。实践证明, T-80UD的可靠性更好,整套动力系统运行稳定,特别是高温环境下的适应性良好,防护系统优于85III,火力则基本相当。85III在经过了约1000公里的野外运行后,不得不更换了动力传动装置退出竞争。1995年夏,乌克兰又运送了2辆T-80UD给巴基斯坦试用,巴军的部队测试持续了2个月,进行了火力和行驶考核。有1辆坦克安装的是T-64的内挂胶负重轮,乌方一开始认为钢质轮缘负重轮能够更好的保护内挂胶,并由此节省橡胶的消耗。但是事与愿违,内挂胶负重轮在巴基斯坦多石的地面上的缓冲性能特别糟糕。而且由于不像外挂胶轮缘有胶胎的保护,T-64负重轮较外挂胶负重轮更早的出现了过度磨损和轮缘变形等现象。因此最后,巴基斯坦选择了T-80UD的外挂胶行动装置。期间乌克兰专家观摩了85-2AP坦克,称“以前中国不过是在勉强仿制旧式苏联坦克,现在他们开始真正开始自己的设计了。”
虽然T-80UD是在乌克兰总装的,但是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一种真正的“苏联制造”的坦克,总装和出厂试验是在乌克兰完成的,铸造炮塔是日丹诺夫(现改为原名马里乌波尔)钢铁厂生产的,光学器材是切尔卡瑟制造的,这两个厂都在乌克兰境内。但是其余70%的其他零部件来自乌克兰以外的苏联其他各加盟共和国,比方说履带是列宁格勒提供的,其中最重要的火炮和特种装甲组件是由原苏维埃俄罗斯共和国的乌拉尔工业区供应的。
1993年在刚开始和巴基斯坦接触的时候,乌克兰就打算实现T-80UD的完全国产化了。乌克兰基辅国家炮兵和轻兵器科学技术中心主任勃达伦科接受了任务,开始仿制2A46M-1 125毫米炮,以前这种火炮都是从彼尔姆的第9厂直接发过来的。当年年底,技术中心仿制了一门火炮并通过靶场试验,完全达到了原有的技术性能。但是技术中心的试验车间规模有限,不可能实施商业化的批量生产。
1996年8月,巴基斯坦和乌克兰签署了从1997年至1999年间进口320辆T-80UD的协议,其中包括43辆原为苏联军队生产,但未交付的翻新车辆。那时,乌克兰的国内工业仅能提供T-80UD30%左右的零部件和系统,其余的部分必需从前苏联的其他各加盟共和国提供,最关键的是俄罗斯生产的125毫米炮。鉴于自身研制尚需时日,乌克兰本打算直接从俄罗斯进口。但是俄罗斯并不打算为自己在坦克出口领域再培养一个竞争对手。1997年2月,跟进俄罗斯副总理达夫洛夫的命令,停止了包括坦克炮在内的对乌克兰的坦克相关的零部件供应。仅有联合国5常和德国能够大批量提供现代水平的坦克炮,显然这几家要么因为政治原因不愿意向乌克兰出口,要么因为价格昂贵乌克兰又不愿意进口。125毫米火炮一下子称为履行合同最大的拦路虎,被马雷舍夫厂叫做2860公斤的复杂科技。
1997年3月17日,基辅的布尔什维克厂、扎波罗热钢铁厂和伏龙芝市(现称苏梅市)特种钢管厂在政府牵头下达成协议,合作研制生产火炮。伏龙芝特种钢管厂能够生产输送原油和天然气的大口径无缝管道的,拥有生产火炮类似的深孔加工设备。另外,还通过特殊渠道从125炮的原产地——彼尔姆第9厂聘请了技术指导。1997年夏季,生产了3门火炮并开始进行靶场试验。据称,相关企业总共设计了117项新的工艺,新开发了42个精密模锻模具,使用了五金属模连铸工艺来生产加工火炮身管和其他部件。1998年3月,乌克兰生产的火炮正式下线,很快参加了哈尔科夫举行的乌克兰炮兵武器展览。这标志着乌克兰最终粉碎了俄罗斯试图剥夺乌克兰拥有独立坦克生产能力的阴谋,实现了坦克关键部件的国产化。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炸了:他将接总书记 总理是他 |
2 | 历史最大崩盘即将发生 |
3 | 团派东山再起 四中全会彻底摊牌 |
4 | 刚刚,美国会众院通过重磅法案 |
5 | 伤害性较强侮辱性更大 习遭遇明目张胆挑战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炸了:他将接总书记 总理是他 |
2 | 快讯:中国等13国发表联合声明 |
3 | 超神简历疯传!著名科学家颜宁亲自发声 |
4 | 历史最大崩盘即将发生 |
5 | 川普再下令:征收100%关税! |
6 | 团派东山再起 四中全会彻底摊牌 |
7 | 刚刚,美国会众院通过重磅法案 |
8 | 这些食物被叫“毁肾王” 千万别乱吃 |
9 | 伤害性较强侮辱性更大 习遭遇明目张胆挑战 |
10 | 贵州游船翻覆 伤亡惨重 惊动习近平说出重话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