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伊朗与美国翻脸 如何从盟友走向对抗

www.creaders.net | 2018-05-10 19:37:32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伊朗在古代称波斯,曾建立庞大的波斯帝国,然而和中国一样,在崛起后的欧洲前不堪一击,最终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7年,英、俄两国签约划分了在伊的势力范围:北部属俄国,南部属英国,中部为缓冲区,仍由卡加王朝执政。 

1921年2月21日,礼萨·汗(Reza Shah)上校发动军事政变,占据德黑兰,1925年取得王位,建立巴列维王朝,于1935年改国名为伊朗。1941年,因为与纳粹德国暧昧不明的关系,礼萨·汗遭到流放,随即由英、苏、美三个国家掌控了伊朗,礼萨·汗的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Mohammad Reza Pahlavi)在得到三国同意下得以继任。 

巴列维执政时期,美国为了获得伊朗的石油及对抗苏联,大力扶持巴列维王朝,军事实力强大的伊朗俨然成为波斯湾地区的警察。 1951年,穆罕默德·摩萨台(Mohammad Mosaddegh)出任首相。他在任期间实施渐进式的社会改革,包括推行失业补偿金制度、立例规定雇主向患病或受伤的员工提供福利、以及解放佃农,令他们不再受地主强制劳役。此外,他又规定地主贡献租金收益的20%到一个基金,用以资助一些比如兴建公共浴堂、农村住房和害虫防治等的市政发展项目。 

最为重要的是,摩萨台把被英国占有的石油资源实现了国有化,归伊朗人所有。这当然触动了英国的利益,英国将军舰开进波斯湾。因为不愿给苏联干涉的口实,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策动了一场行动,成功在1953年8月19日推翻时任总统的摩萨台,让巴列维国王重新上台。 文史作者熊崧策在《文史参考》上发文称,重新掌权的巴列维完全倒向美国,他在美国的支持下,利用军队、警察、宪兵等国家机器压制民主,通过几次修改宪法,独揽国家的行政、司法和立法大权,伊朗的首相和议会慢慢变成了橡皮图章。巴列维还组建了秘密警察组织萨瓦克(Savak),对政治反对派、宗教势力、知识分子、普通民众以及各级官僚实施严密监视,防止他们进行反对自己的活动,搞得伊朗人人自危。而巴列维的支持者美国在伊朗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也一落千丈,它不再是伊朗独立的保障、自由的化身,仇恨的种子就此埋下。 

1963年巴列维国王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国的蓝图来进行伊朗的农业与工业改革,例如土地改革、给予妇女选举权、森林水源收归国有、工人参加分红并限制宗教势力等措施。另外,还签下了在伊朗的美国军事人员可以享受治外法权,犯罪不受伊朗法庭审判,而是交给美国处理。 从短时看,白色革命是成功的。1968到1978年间,伊朗经济以年均16%至17%的速度增长,国民收入从60年代初的160美元跃升至70年代的2,250美元,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轻重工业体系,并进一步开始发展原子能、电子工业。学者雷颐称,许多巨型现代化工厂魔术般地出现在原本荒凉的田野,德黑兰由一座肮脏破败的小城一变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繁华大都市。 

然而急速的现代化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伊朗社会贫富差距急速扩大,损害了巴列维在穷人中的声誉。而市场经济导致了贸易自由也使得美国廉价的农产品得以在伊朗自由买卖,便宜的美国粮食很快挤兑掉了伊朗农民的收成,让他们纷纷破产。经济上的困顿使得伊朗的底层尤其是农民迅速站到了国王的对立面。 受上世纪70年代通货膨胀与腐败的影响,社会失业率严重,贫富差距加大,伊朗左翼共产与宪政自由派开始不断示威抗议。1977年10月,国内矛盾终于爆发。宗教学生率先发难,左翼共产与宪政自由派、迅速动员起来,一系列大规模抗议开始了,反对国王统治和要求民主权力。 

面对革命的威胁,巴列维希望寻求美国的支持。尽管伊朗对美国十分重要,但巴列维政权因其人权纪录而不受西方欢迎。美国方面并不认为伊朗将会面临革命,1978年8月,CIA认为伊朗“没有发生革命或处于面临革命的状况”。 

1978年9月,国王巴列维更换内阁,宣布对首都德黑兰等12个大城市实行军事管制,并出动大批军警镇压反对者。关于这些冲突中的死伤人数可以说争议不小,例如在德黑兰宣布宵禁当晚有五千人上街示威,军警开枪打死了64人,然而次日流亡在外的什叶派宗教学者霍梅尼(Ruhollah Khomeini)就表示有四千无辜平民被屠杀,这又进一步引爆了更大规模的抗议。 20世纪研究所的文章指出,当时的西方媒体认为霍梅尼是一位“不贪图权利、为人民争取自由、反抗压迫的东方隐士”。美国卡特(Jimmy Carter)政府认为民众开始游行已经表明巴列维已经无可救药,当务之急应支持霍梅尼以抵制苏联支持的伊朗人民党。11月,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与伊朗特别小组负责人乔治·鲍尔(George Ball)副国务卿提交了一份报告,“与霍梅尼的秘密联系渠道已经建立,巴列维国王必须将所有的非军事权限移交给非军事联合政府”。 在美国放弃对巴列维的支持后,伊朗军方宣布中立,令政局更加失控,伊朗陷入全国性的动乱。 

这场黑色革命在12月达到高潮,12月2日有超过200万人聚集在德黑兰的自由广场要求罢免沙阿及争取霍梅尼返国,一周后的12月10日及11日,反巴列维的示威者“总数达600至900万”,也就是全国人口的10%。 1979年1月6日,美英法首脑在瓜德普鲁召开会议,达成了同意将巴列维国王驱逐处境的共识。10日后,巴列维国王被迫出国“长期度假”。2月1日,霍梅尼结束长达15年的流亡生活,由巴黎回到德黑兰,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度,成立伊斯兰临时革命政府。2月11日霍梅尼任命马赫迪·巴扎尔甘(Mehdi Bazargan)为伊朗总理正式接管政权,巴列维王朝覆亡。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国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举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 10月,因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伊朗随即强烈抗议,霍梅尼将美国政府称作“撒旦”和“伊斯兰的敌人”。

作为精神领袖,霍梅尼的言论极富号召力,很快便有千余人聚集在美国大使馆周围进行抗议活动。11月4日,大约500名自称“伊玛目的门徒”的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两国关系恶化。 在这之后,美伊的亲密关系不再,1980年4月7日,两国断交。美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迅速缔盟,其中东政策转而遏制伊朗。两国从盟友彻底走向对抗。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美国股市传出大消息
2 突然!一封“倒习书”疯传
3 朝鲜士兵遭屠戮画面被公开!乌军直呼“不敢
4 中国的大萧条,就要来了
5 下跌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北京彻底露馅
热门专题
1
叙利亚
6
万维专栏
11
中共两会
2
苗华被抓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川普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俄乌战争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中美冷战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