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真相对俄罗斯不利,俄罗斯就让真相不存在”
2014年7月17日当地时间下午五点,从荷兰阿姆斯特丹飞往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17客机在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地区上空遭导弹击中,因剧烈爆炸引发空中解体,机上298人全部遇难。
2018年5月24日,五国联合调查组(JIT)再次召开阶段性新闻发布会。在会上,除了已被确认过多次的事件经过,调查组还公布了事发前后负责运输和操作防空导弹系统的俄军部队番号——俄罗斯驻库尔斯克部队第53防空旅。第二天,调查机构Bellingcat进一步将指控具体到了个人。至此,对MH17坠机事件本身的调查已近尾声,结论并不出人意料:MH17上的近三百人死于俄方的“山毛榉”地对空导弹。
5月24日,荷兰检方在通报MH17中期调查报告时展示“凶手”导弹;
而在另一边,俄罗斯政府照例否认了所有指控,并将全部调查指为“不客观”。俄罗斯国防部声称在Bellingcat的报告当中“发现了SBU(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的痕迹”,身在圣彼得堡经济论坛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则回答说,请大家不要忘记乌克兰曾在黑海上空击落过俄罗斯图-154客机。
发布会后第二天,荷兰与澳大利亚政府联名发布声明,将俄罗斯指为击落MH17的直接责任人并要求俄方对相应调查结果做出解释,“两国均认为俄罗斯要为击落MH17承担责任。”荷兰政府在声明当中说,“(如果沟通失败,)可能的下一步是将此案递交国际法庭或组织进行裁决。”
5月30日,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瓦西里·涅边贾对此给出了一个同样并不新鲜的回答:“没人有资格向俄罗斯下什么最后通牒。”
MH17事件:一个信息战标本
全世界范围内,MH17坠机事件恐怕是普通网民第一次目睹俄式信息战的现场实况。大部分人并不关心基辅独立广场上的狙击手或敖德萨工会大楼的纵火犯,乌克兰危机也可以被套进某些万能的解释模板,但对于MH17,全世界眼睁睁地看着俄罗斯在7月17日当晚不到四小时的时间里提出了至少四种对事件的解释,其中甚至没有任何两种能够同时成立。
显而易见,击落MH17的只有可能是战斗机或地对空导弹二者之一。如果乌克兰军机已经逼近MH17,误将民航客机当作普京专机的说法就难以成立,而如果乌克兰军方真的相信那是普京专机,攻击的目的就显然不会是嫁祸乌克兰东部武装分子。与此同时,如果MH17是因为收到(乌克兰军方的)恶意指示而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了错误的地点,那么击落飞机的就不会是乌克兰军方——在俄罗斯各路官媒的叙述里,2014年7月17日的顿涅茨克上空仿佛出现了几个异次元空间。
而这不过是个开始,之后的几天内,围观群众的想象力极限被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从“MH17从荷兰起飞时就满飞机死人”,到“根本不存在什么MH17”,很少有什么事件能在引爆的信息混乱程度方面与MH17相比。尽管基础事实清晰直白到了一目了然的地步,但在事发当时,试图解释发生了什么却几近没有可能。
俄罗斯国防部从7月21日起提供的试图同时支持相反结论的各项证据几乎立即就被证明造假,俄罗斯政府整整一年里在“空对空”-“地对空”之间摇摆不定,针对MH17的信息轰炸则一直持续至今。或许更简洁的例子更具说服力:早在2014年7月18日,自称在基辅机场工作的“西班牙空管员卡洛斯”就已承认造假并注销了推特账号,同天西班牙驻乌克兰使馆也已声明查无此人。但对于俄罗斯政府高层,“西班牙空管员”的故事依然流行——直到2017年9月的采访当中,普京依然在重复它。
讲述真相的权力
MH17被击落以后的四年,“信息战”成了国际政治中的核心关键词,从美国大选到英国脱欧,从加泰罗尼亚公投到德黑兰街头抗议,俄罗斯或真或假的影子无处不在。而如果真的将这一切视为俄罗斯与整个外部世界的一场战争,那么MH17必然是其中绕不开的那场战役:正是在MH17的悲剧发生以后,双方的真正角力不再围绕着对真相的调查展开,而变成了对讲述真相的权力的争夺战。
显而易见,四年来俄罗斯在这一目标上投入的人力物力无法计数:短期内集中生产出来的相互冲突的海量叙述,通过伪造身份形成的虚拟人格,由各种“内部消息人士”组成的媒体报道,负责推波助澜的网络水军,不止一种阴谋论猜想,还有最重要的,以国家身份公布的虚假证据。事后回顾,MH17无疑触发了堪称阵容空前的信息攻势,其中的不少手法还将在未来几年中反复出现,成为某种固定套路:两个月前在英国遭毒杀(未遂)的前俄罗斯特工斯克里帕尔一案当中,俄罗斯的几乎全部反应就都与MH17事发当时如出一辙。
问题在于,MH17事件的基础事实是如此清晰简单,甚至可以说,只要曾看到过东乌武装分子头目斯特列科夫在7月17日当天下午发布的“成功击落乌军安-26运输机”的消息,就足以让任何人在一分钟内得出与如今联合调查组同样的结论——当晚该帖以及俄罗斯各大媒体转载该帖的文章均被删除,没有任何人曾找到过这架传说中的安-26,而同时同地坠毁的正是MH17。但事实上,联合调查组一直在竭力争夺真相讲述权,并且还经常处于下风。
2015年10月,当时的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公开表示,“没有证据证明应当为MH17事故指责俄罗斯”。这并不值得意外,关于MH17“内幕”、“真相”的阴谋论故事在全球各语种网络当中都长期存在,当开展调查的各方用越来越多的细节将同一个结论变得越来越难于读完,另一边的阴谋论故事却推陈出新,源源不断。
而俄罗斯国内的民调数据表明,重塑现实的战术至少取得了部分的成功:2014年11月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俄罗斯民众相信击落MH17的是乌克兰政府,而在2016年进行的另一次调查中,这一数字虽有所下降,依然超过了半数。显而易见地,信息垄断条件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这种条件下,外界任何一方对于俄罗斯的指责,与双方的认知偏差本身一起,都将成为现成的“恐俄症”、“反俄势力”存在的证据。
5月20日,多位MH17遇难者家属联名签署致全体俄罗斯公民的公开信,呼吁理解、同理心、真相甚至是良知。这封信与几天后联合调查组与Bellingcat两场接踵而来的新闻发布会一起,在事实上形成了试图打破俄罗斯信息垄断、弥合双方认知偏差的又一场联合行动。但一如此前的无数次类似努力一样,接收到这些信息的仍旧只有边界几乎已经固定的一小部分人。
MH17之后:全球信息战的开始?
从目前已知的所有信息来看,导致MH17惨剧的最有可能的原因仍是误击——没有任何一方有蓄意攻击民航飞机的理由,其中当然也包括俄罗斯。但此后四年,这起意外带来的影响已经超出了悲剧本身:MH17事件触发的全面信息攻势,在许多方面都可以看作是后来俄罗斯在境外进行的各种行动的一个母本。
在2014年7月之前,俄罗斯媒体已经操作过著名的“乌克兰十字架死刑”事件:一位俄罗斯族母亲在镜头前声称自己三岁的孩子被“乌克兰法西斯”活活钉死在了十字架上。这起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事件在动员俄罗斯国内战争情绪的过程中曾起到过关键作用,但在当时,克里姆林宫并未试图将攻势扩展到国境以外。
2014年9月,美国多州接连发生虚假信息攻击,从“哥伦比亚化学品泄漏”到“黑人女性被警察击毙”,这些从未在现实中发生、仅存在于社交网络和新闻叙述中的虚拟事件拉开了“信息战”的真正序幕。2015年,与MH17几乎完全一样的剧本在叙利亚化武风波中再次上演。2016年,一条“德俄混血13岁女孩遭难民强奸”的消息掀翻了德国,顺便还横扫了几乎全世界。依靠大量相互抵触的信息,它将“没有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成了唯一结论,真相不复存在,观点则因此变成了立场本身。
2018年,所有的这些质疑、反转和相互否定已经被人习以为常,乌克兰和叙利亚的战火仍未平息,俄罗斯之外的其他国家正徒劳地试图捕捉信息战的幽灵,而MH17的故事还在继续。MH17坠毁后两个月,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核心人物德米特里·基谢廖夫曾经说过,“信息战现在是战争的主要形式”。
这是一个用表象取代实质,用叙述置换体验的时代,时至今日,没有人知道MH17事件距离联合调查组计划中的国际法庭还有多远,留给围观群众的几乎是一个哲学问题:如此攻势之下,你是否还相信存在不依赖立场依然能被认知的“事实”?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不寻常!习突然打破惯例 |
2 | 王岐山遭秋后算账 下周一恐出大事? |
3 | 内容超震撼 习近平“内部讲话”流出 |
4 | 镜头下北京凌晨街头:让人潸然泪下 |
5 | 胡春华突然高调冒头 中南海或开启李强时刻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王岐山和曾庆红的梁子是怎样结 | 胡亥 |
2 | 变 | 曾华 |
3 | 10日日本游:一个有着太多不可 | 法国刘学伟 |
4 | 印象台湾(四)父辈的旗帜 | 野狼巴克 |
5 | 赫鲁晓夫精准评价毛泽东 | 体育老师 |
6 | 秦生祥不是老习亲信 而是贾廷 | 胡亥 |
7 | 军方内部称发射洲际导弹让美国 | 文庙 |
8 | 习主席是真正有主见甚至先见之 | 阿妞不牛 |
9 | 吴委员长仙逝,邦声震国 | 阿妞不牛 |
10 | 本末不要倒置--评论2024美国大 | 右撇子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