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中两国在关税问题上剑拔弩张之际,一艘满载美国大豆的货船正开足马力,希望在美中两国互征关税前抵达大连港。对于这艘名为Peak Pegasus号的货船来说,25%的关税不是一个小数目。熟悉这艘货船船运事务的消息人士向彭博社透露称,预计货船可以在美中贸易战打响前完成通关手续。
中美史上最大规模的贸易战开始,尽管目前并不清楚这场贸易战将以何种结局收场,但西方媒体却已经对贸易战的输赢做出了自己的预测。
此前,美国官方称贸易战的目的是为了阻止“中国制造2025”。《纽约时报》7月5日题为《为什么美国无法阻止“中国制造2025”走向成功》的文章认为,即使特朗普总统用发动贸易战来阻止,中国也将成功建起一个与美国相匹敌的强大技术产业。
文章中指出,“中国制造2025”将取得成功,部分原因是中国的自动化努力远不只是政府所希望的。中国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官员们已下定决心,为了不被淘汰,他们要沿着制造业价值链往上爬。华盛顿能做的最多只是确保美国政府的政策能够帮助美国公司保持领先地位。
与《纽约时报》的观点相左,日本现代商业网认为,对美国来说,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是对华战略中祭出的一种有力武器,因为美国政府可以利用美元升值减轻从中国进口加征关税的商品的负担。在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的情况下,美国如果继续推行美元升值战略,将给中国造成更加重大的打击。
除了预测中美之间在这场贸易战中的输赢之外,西方媒体更多的对中美贸易战感到一丝的担忧。
这不仅仅关系到两个国家命运,更关系到全球经济。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撰文中指出,目前很难看到华盛顿或北京在争议中退缩。中美这两个巨大的经济体似乎已经准备好了解哪一方可以承受最大的痛苦。这种贸易战带来的损害也可能蔓延到其他经济体,损害商业信心并促使公司推迟投资。
与此同时,中美两国之间达成双方都满意的协议也将是困难的。《美国之音》的观点认为,中国对美国出口远高于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美中贸易战对中国伤害更大。同时,由于两国政治环境不同,特朗普面临的国内政治压力要高于习近平。这也是中美两国难以达成协议的重要原因。
如今美国的贸易政策容易让人联想到,1930年颁布的美国《霍利—斯穆特关税法》(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这部法案被认为引起了一场贸易战,连累全球贸易大幅下滑。
正如一项研究显示,1929年至1934年间,世界贸易下降了66%,美国对欧洲的进出口也下降了大约三分之二。
虽然现在没有人说我们已经到了当时那个地步,但鉴于所有的不确定性,企业的担心一天天变大。
北京与华盛顿间针锋相对的心态可能会使双方走向对抗局面,以至于他们碍于面子而无法和解。如果贸易战长期持续,恐怕伤害的不仅仅是中美两国,全球经济也将受到拖累。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马兴瑞问题实锤了,更有惊人大事发生 |
2 | 中南海通过香港亲共媒体放风习近平去向 |
3 | 惊爆!习明泽秘恋MIT离婚教授十年 习家炸了 |
4 | 北京突传大消息 |
5 | 最高决策机构12成员曝光 元老重返核心层 |
6 | 丢人!华为余承东:已进公安局自首 |
7 | 眼下北京的情况愈发不妙 |
8 | 习近平到山西,这件丑事被彻底隐瞒了 |
9 | 党内大佬谈不拢 四中全会难产 |
10 | 传马兴瑞之妻被抓 习将商讨习仲勋齐心合葬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