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联合声明首次点名 北约将目标转向中国

www.creaders.net | 2019-12-05 10:38:25  香港01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北约峰会于当地时间12月4日落下了帷幕。与此前峰会相比,中国话题首次在峰会上被正式讨论,并被写入了联合声明之中。如此前所未有的情况出现引起了舆论的关注。

对于中国问题,此次北约峰会的联合声指出应对影响力日渐壮大的中国是"北约需要合作解决"的问题。联合声明还写道:"中国影响力壮大和国际政策,是北约盟国需要共同应对的机遇与挑战。"

在峰会结束后的记者会上,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也谈及了中国问题,他说:"认识到中国的崛起是重要的一步。北约同意在安保等问题上进行合作。"他同时指出:"必须找到让中国加入军控协议的方法。"

北约峰会聚焦中国问题,这样的情况并不寻常。要知道,北约是冷战时期美欧为与前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国相抗衡的产物,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和东欧乃至中东的军事问题成为了北约的关注点。从历届北约峰会讨论的话题来看,基本也都是聚焦在俄罗斯或北约内部事务问题,极少会谈及中国。因此,在过去一两天内,"北约首提中国威胁"成为舆论界先后报道的主基调。

然而,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更准确地讲,一直在提"中国威胁"的并非北约,而是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

在川普出发前往伦敦参会之前,白宫就已经放出消息要讨论中国话题。白宫有关高级官员11月29日告诉新闻界,川普总统会在北约峰会上谈及"中国威胁"。

相较之下,斯托尔滕贝格12月2日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CNBC)采访谈及中国时,其措辞也是"北约峰将会讨论中国崛起",而非"中国威胁"。美国和北约措辞的差距很细微,却有本质不同。

川普在北约峰会推销"与中国对立",这是情理之中的。中美正在进行的第一阶段贸易谈判已临近尾声,这是他向中国施压的"老套路"。此外,愈发强硬的对华立场,也是华府逐渐成形的"政治正确"。

可是,北约此次在联合声明中的措辞,却并没有秉持与美国一样的对华敌对思维。其重要原因是北约的联合声明中并没有显示出要与中国对立的意愿。

在此次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北约谈及中国说"我们认识到中国影响力和国际政策的扩张所同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认识到我们需要就此以盟约姿态共同予以应对。"(We recognise that China's growing influence and international policies present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we need to address together as an Alliance.)严谨的措辞,说明北约并没有将中国视为"威胁",而是对中国所带来的影响予以正视。

此次的北约峰会的联合声明将中国首次列入,看似是美国的意思,但实际上更象是北约想要弄清楚如何正确看待和应对中国崛起,这既是一项重要的挑战,也极有可能是北约各国未来需要把握的一大机遇。

这样的论调其实呼应了默克尔( Angela Merkel)11月27日在德国联邦议会一般性会议发言中呼吁德国及欧盟必须正视中国,制定统一的对华政策,且不能采取孤立、隔离的态度。

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10月底接受《经济学人》专访时的表述,"世界的再平衡与中国过去15年的崛起密不可分,这造就了世界两极化的风险,欧洲也有可能被边缘化"的忧虑也是一脉相承,是对"该如何应对中国"的反思,再往前,2019年年初欧盟发表的《欧盟-中国:战略前景》虽然被媒体聚焦于当中欧盟对中国"系统性对手"的表述,但遍览该文件,所体现的其实也是"机遇与挑战"的思路。

如今,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军力日益增长,对世界各地区的地缘影响也与日俱增,世界的格局因此发生重大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北约作为一个重要的军事盟约组织,自然需要重视中国,乃至必须正视自身的对华政策,在文件中提及中国。这次联合声明,以及秘书长的表态,也恰恰是北约以"机遇与挑战"这种积极方式应对中国的体现。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美国股市传出大消息
2 突然!一封“倒习书”疯传
3 朝鲜士兵遭屠戮画面被公开!乌军直呼“不敢
4 中国的大萧条,就要来了
5 下跌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北京彻底露馅
热门专题
1
叙利亚
6
万维专栏
11
中共两会
2
苗华被抓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川普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俄乌战争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中美冷战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