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集团马拉巴尔军演中的美国、印度航母
万维读者网(Creaders.net)江夏编译报道: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发表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战略学教授霍尔姆斯(James Holmes)的文章说,现在,北京把印度、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四国集团”比作亚太地区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并不完全错误。因为四国政府有时会做一些事情让人想起北约组织,例如四国海军刚刚完成了今年在阿拉伯海的“马拉巴尔”演习,而北约海军通常一起演习。
但实际上,四国联盟是松散的联合体,并不是以集体防御条约为基础的常设联盟。四国集团不是北约,只是一种为多国行动奠定基础的选择。像马拉巴尔这样的演习使合作伙伴熟悉彼此的硬件、程序、战术和文化脾性,在特别亲密的合作伙伴之间建立“互操作性”,甚至“互换性”。这种和平时期积累的能力,不必到战时临时去拼凑。
那是什么样的选择?这里有必要分析对中共国的“遏制”。遏制是冷战术语。冷战理论的鼻祖乔治·凯南(George F. Kennan)对苏联威胁的标志性诊断和开出的药方是,抵制共产主义扩张,会使马克思列宁主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原动力。哪怕共产主义曾站在历史的前沿并有能力席卷全球,莫斯科和其“兄弟国家”政府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成熟、坠落。
遏制既是一项政策,也是一项战略。作为一种政策,它不适合当代中国。中国今天是野心勃勃、专横跋扈的大国,但不是大西洋盟国1949年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时的苏联。北京似乎并不打算颠覆或推翻外国政府,并将其变成共产主义。中共国在经济上与非共产主义世界纠结难分,在某种程度上与苏联不可同日而语。今天对中国的政策是不同的,应该有不同的主题。
作为一种战略,特别是军事和海军战略,遏制是合适的描述。这在东亚最为明显。美军为在岛屿之间作战,不让中共海空军控制海洋和天空,正在东亚重新调配。这种做法直接师从冷战时期,当时美国国务卿艾奇森(Dean Acheson)呼吁建立第一岛链,作为美国的“太平洋防御圈”。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印度洋,尽管在地图上更加分散,也不那么引人注目。遏制北京军力试图染指印度洋海港,本身就是遏制中国军事行动的一种方式,也是值得追求的。
四国集团成员可能会回避遏制的说法,这是可以理解的。他们需要准确解释自己的目标,以及打算如何投入力量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是说,他们描述中国政策的术语要慎重,但应拥有实现这些政策的军事实力。让我们与时俱进,把冷战时期的剧本抛在脑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