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中国学者预言:欧元十年内消失 动乱从法国开始

www.creaders.net | 2021-05-15 15:47:35  观察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1

  法国丧失货币主权的教训值得深思。与中国在1995年3月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一样,早在1973年1月3日,法国通过了一部史称“蓬皮杜—罗斯柴尔德法”的法律。这部法律禁止法

国中央银行通过给其财政部提供透支和直接购买其国债发行基础货币。

  在这部法律通过之后,与此前法国政府通过向其中央银行无息或低息(利息主要是为维持中央银行本身运行的必要支出)出售国债并将之用于建设国家急需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不同,法国中央银行以1%的利率将钱借给私人银行,而私人银行再以4%的利率借钱给国家。

  据经济与金融学者彼埃尔伊夫·鲁杰容在其著作《对1973年1月3日法律的调查》中的研究,这部分多出来的额外利息,就是法国今天巨额债务的根源。

  到2017年底,法国政府负债已经高达22998亿欧元,平均每个法国人负债为34265欧元(相当于268127元人民币)。2017年法国的GDP为2.58万亿美元(22737亿欧元),而2017年底法国政府累计负债(22998亿欧元)已超过法国2017年这一年的GDP。

  正如美国和日本一样,如果法国是主权货币国家,这么高的负债也不会成为问题,但由于法国加入欧元区,其中央政府已经从货币发行者转变为货币的使用者,因此,法国在制度上存在着国家破产的可能。

  法国的“蓬皮杜—罗斯柴尔德法”之所以禁止法国中央银行通过购买其财政部国债发行基础货币,其理由是“为了限制国家无节制地借款”,因为“无节制地借款必然会造成恶性通货膨胀”。

  问题是,这部以“反通货膨胀”为理由的法律出台之前的1952—1973年的20多年间,法国的通货膨胀率仅为3.5%,实在看不出制定这部法律的需要。而正是在“防止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借口下,新出台的银行法规定,“禁止国家直接向中央银行借款”,国家“必须向私人银行进行有息贷款”。

  这部法律的出台,彻底改变了法国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结构,架空了国家对金融特别是对货币发行的垄断权,将其移交给了金融利益集团,金融机构在金融问题上凌驾于政府之上。

2

  逸尘认为,“蓬皮杜—罗斯柴尔德法”使法国在不知不觉之中失去了国家金融主权,引发了一系列影响至今的重大金融与经济后果,迄今已积重难返。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蓬皮杜—罗斯柴尔德法”只不过是使私人金融机构在与法国政府的斗争中获胜,国家金融主权虽然受到很大损害,但并未丧失,导致今天法国丧失金融主权和财政问题积重难返的根源是加入欧元区。

  在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后,法国与其他欧元区各国一样都将货币发行权上交给欧洲央行,法国像一国的地方政府一样变成了货币使用者。“欧猪五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就是因为它们拥有赤字开支的财政政策却上交货币发行权而爆发的,这是法国以及其他欧元区诸国为了欧元而让渡货币主权付出的沉重代价。

  “一个国家,一种货币”是现代货币理论的基础性原理之一,货币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在现代法币制度下,国家财政问题的本质在于能否垄断基础货币的发行权。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欧元区各国来说,欧元实质上是外国货币,欧元区各国没有发行货币的权力,扩大政府开支只能增加税收或借债,存在着债务违约和国家破产的制度性根源;而欧洲中央银行发行的只是交换媒介,没有财政功能。

  要解决欧元内在的危机,欧元区就必须统一各国的财政,变成一个国家。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欧元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和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使其不可能实现财政统一。

  如果欧元区不能统一其财政并成为一个国家,间歇性的动乱将不可避免,直到欧元最后消失。

  所谓国家,就是在一个区域提供公共福利的制度。在法币时代,体现货币发行垄断权的国家财政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缺乏这种能力就无法为所有国民提供公共福利。

  前几年,意大利、法国和英国曾经掀起风起云涌的“脱欧运动”,但只有英国迈出了这一步。在未来,“脱欧运动”还会兴起,也许10年左右,但一般不会超过20年,欧元将消失。欧元消失后,欧盟作为一个松散的联盟兴许还将存在,但消失仍是大概率事件。

  欧元或欧盟的最终瓦解很可能将由法国的财政税收问题引发的动乱所导致,但也存在着意大利的动乱作为导火索的可能。

  在历史上,法国大革命就是因为财政危机而对第三等级(包括资产者、农民、无产者在内的市民、下层人民)征税而爆发的。

  法国政府目前背负着巨额债务,较大规模的开支就必须通过征税和借债来融资,无法通过“无中生有”的货币创造机制解决其财政危机,因此,矛盾的积累最终将因其财税问题而爆发大动乱。“黄背心运动”只不过是预演而已,法国的动乱将再次引发其“脱欧运动”,法国“脱欧”将导致欧元最终消失。

3

  这一预言的启示是:

  第一,国家(市场)规模是大国值得珍惜的优势。

  第二,欧元消失将会导致重大地缘政治的重组。欧元消失对中国将会产生哪些重大影响?中国必须早做研究。

  第三,法国的教训说明货币主权对国民经济的兴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保证主权国家货币发行的垄断权,主权货币国家应不发行以外币计价的债务,避免大规模贸易顺差,禁止美元霸权通过金融开放向本国倾泻美元,避免由此所导致的外汇占款发行本国货币或所谓的“藏汇于民”损害本国财政金融主权。

  但是,中国却一直鼓励发行以外币计价的债务,此类债务在2015—2018年增长迅速,截止2020年9月末余额已达1.4万亿美元。2020年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之下,中国贸易顺差却创出五年来新高,利用外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媒体和某些专家对此却沾沾自喜,却不知危害何在。

  在新冠疫情大流行和美国民主党上台的今天,美国政府通过大规模赤字开支从中国进口物资,不仅缓解了“大封锁”所导致的严重物资短缺,稳定了其物价,而且,在新冠疫情过后,此举将为其“绿色新政”的赤字开支提供物资保障,并与中国目前“藏汇于民”的政策相配合,向中国倾泻美元,使中国经济开始步入“美元化”的阶段,不仅掠夺中国实际经济资源,而且严重破坏中国货币发行主权,对中国长期发展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本文作者:贾根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0


热门专题
1
洛杉矶大火
6
叙利亚
11
三中全会
2
川普
7
苗华被抓
12
中共两会
3
俄乌战争
8
美国大选
13
台湾大选
4
中美冷战
9
以哈战争
14
李克强
5
万维专栏
10
巴黎奥运
15
中国爆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