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麻生和汪洋同一天的两样表述

www.creaders.net | 2021-07-06 22:30:34  法广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有迹象显示:日本对台湾立场正从战略模糊走向战略清晰,而北京对台湾又祭出“统一战线”的大旗,口气是否在变软?显现这些蛛丝马迹变化的是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和汪洋7月5日同一天有关台湾的讲话。

  已有最新报告显示:日本参议院相当关注“台湾有事”的话,日本怎么办?甚至将台湾离岛事态也纳入预测,并讨论台海战事对日本安全的影响,显示日本最高民意机构对台海的安全情势,已抱持明确的危机意识。

  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7月5日在东京的一场演讲的态度则相当清晰:中国如果侵犯攻击台湾,日本依安全保障相关法规,有可能行使受限的集体自卫权;若台湾发生大问题,很可能与日本“存亡危机事态”有关,因此美国、日本一定要一同防卫台湾。

  据中央社报道:台湾国防部智库、国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舒孝煌评论指出:日本会如此关注台湾海峡的安全,原因在于从南海到台湾海峡或台湾东部海域一路往上,对日本来说是经济及能源的海上命脉,更是重要的经贸交通线,如果台湾遭攻陷,日本的海上能源交通线将被截断,影响巨大。

  除此之外,台海的稳定对于日本西南区域的防御也相当重要,如果台湾遭突破,日本将面临中国难以预料的军事手段。美国基于美日安保条约,希望日本的态度更加明确,让日本的战略已从过去的模糊日益清晰。

  台湾国防院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苏紫云则指出:中国军力已到达临界点,也就是拥有发动区域战争的能力,而日本身处第一岛链的位置,对于中国威胁更有体悟,因此从日本副首相此次发言,证明日本已从战略模糊走向建设性的战略清晰。

  对麻生太郎“美日要一同防卫台湾”的表示,台湾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回应指出:乐见并欢迎国际社会及各界友人持续关注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台湾位处东亚第一岛链的重要枢纽,在区域稳定及繁荣上扮演关键角色。

  欧江安说,台湾政府将在既有深厚基础上与理念相近国家紧密合作,捍卫民主价值及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共同努力维护台海及区域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7月5日同一天,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北京召开的“各界人士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说: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凝心聚力的工作更加繁重,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更加凸显。汪洋最后提及,“要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国爱澳力量,团结台湾同胞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了解中共话语的人都会感悟到北京使用“统一战线”的多重含义:既有寻求共识之意,也包含相当的欺骗性。与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七一庆典上的讲话语气相比委婉得多。在“一尊”对台定调后,不知汪洋的“统一战线法宝”有何新意?

  习近平七一讲话提到解决台湾问题时,除了重申推进统一、粉碎台独之外,还罕见地说道“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引发现场长达23秒的掌声。

  习近平所说的“任何人”,针对的对象不完全是“台独”,而是暗示性地针对台湾、美国或是其他民主同盟国家结合起来,为台湾的主权地位对抗中国的反击,有特别的意涵。从美日峰会、美日2+2会谈、美韩峰会到日澳2+2、乃至七大工业国峰会(G7)都提及“强调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台湾问题已经从两岸层次提升至国际议题。面对台湾问题的国际化,习近平选择激化中国民间民族主义之手段,威胁国际社会的“任何人”。

  令人意外的是,才过了4天,在汪洋讲话中台湾问题的讲法就似有降调甚至是改调。不过,以史为鉴的台湾尚不领情,因为他们对中共的“统一战线”最不感冒。台湾陆委会回应汪洋讲话指出:中共以“统一战线”手法应对其内外部问题,其本质仍是打压社会的自主性与多元化,巩固中国共产党的一党专政,对外持续扩张中共对国际社会与民主国家的影响力,以及扩大对台统战工作。

  陆委会还呼吁中方正视两岸现实、尊重台湾民意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坚持,唯有放弃强加的政治框架及军事恫吓,正视台湾“和平、对等、民主、对话”的重要倡议,方有助两岸关系良性互动、永续发展。

  据台湾民意基金会7月1日中共党庆当天公布的一项民调:高达8成9的人对中国共产党不是反感就是无感,只有约1成1对中国共产党有好感;这无非显示:台湾民众对中国共产党仍然处在一种冰天雪地中。

   0


热门专题
1
洛杉矶大火
6
叙利亚
11
三中全会
2
川普
7
苗华被抓
12
中共两会
3
俄乌战争
8
美国大选
13
台湾大选
4
中美冷战
9
以哈战争
14
李克强
5
万维专栏
10
巴黎奥运
15
中国爆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