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面对俄罗斯,北京陷入“三难”困境

www.creaders.net | 2022-09-29 20:06:53  美国之音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自从俄罗斯总统普京承认,他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最近在乌兹别克斯坦会晤时,后者对乌克兰战争表达“疑问和担忧”以来,外界一直有评论说,中国开始与节节失利的俄罗斯拉开了距离。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的确在“悄悄地、微妙地”拉开与俄罗斯的距离,但这只是中国试图在西方、俄罗斯以及自身利益这“三难”之间保持平衡的手段罢了。他们强调,中国,至少短期内,不可能抛弃俄罗斯。

拉开与俄距离,“微挺”乌克兰?

9月28日,联合国就俄罗斯在乌克兰占领区举办的入俄公投召开紧急特别会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说,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同一天,在中国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也再次重申,中方始终主张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获尊重。中国的这番表态被一些人解读为中国正试图与俄罗斯拉开距离,转而“微挺”乌克兰。

9月22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与乌克兰外长库列巴罕见会晤时,也做出如上表态。库列巴迅速在公共平台报告称,中国外长许诺尊重乌克兰主权领土完整,并反对用武力解决争端。虽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认为中国在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一事的立场“模棱两可”。

实际上,自习近平与普京9月15日在“上合组织”峰会上见面,普京表示,莫斯科理解中国对乌克兰战争的“疑问和担忧”后,就有分析人士指出,北京和莫斯科在乌克兰战争上有了分歧,普京承认北京也许并不完全赞成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尽管比较隐晦。

美国前国家安全委员会欧洲事务高级主任、美国乔治敦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查尔斯•库普坎(Charles Kupchan)告诉美国之音,与乌克兰战争初期北京的表现相比,北京的确有点后缩了。

他说:“我们看到北京有点打退堂鼓了,我们在乌兹别克斯坦以及中国媒体上看到了种种迹象,暗示中国人正在与普京保持距离。我认为找出(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并不难。这场战争对俄罗斯来说并不顺利。俄罗斯还在加大努力,征召大约30万名俄罗斯人,并导致大规模的政治抗议。俄罗斯人正在逃出国门。在顿巴斯和其他地区,俄罗斯人在举行全民公决,似乎准备吞并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这让北京感到不安。我确实认为北京正在悄悄地、微妙地在自己与乌克兰战争之间拉开距离。”

普京和习近平会晤后的声明也凸显了北京和俄罗斯的不同。在声明中,习近平只字未提乌克兰局势,也不提北约威胁,只是笼统地阐述了中国和俄罗斯的世界观。声明说,“中方愿同俄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有力支持。”相比之下,普京则明确表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在中共三号人物、全国人大委员长栗战书在访问俄罗斯时发表的言论上,双方的表述也有不同。据俄罗斯方面的说法,栗战书说,“在涉及俄方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中国理解并支持俄罗斯,尤其是乌克兰局势”。不过,在中国官方及新华社发布的内容中,仅写道“中方愿继续同俄方一道,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没有提到乌克兰。

舆论认为,俄罗斯近日在战争中遭遇一连串溃败后,俄罗斯急于向外界展示他们的军事行动得到外界支持,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支持。但是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单方面公开栗战书的说法应该让中国愤怒,中国显然不希望被看作公开支持俄罗斯。

欧亚集团全球宏观地缘政治资深分析员阿里·韦恩(Ali Wyne)猜测,普京公开承认习近平对乌克兰战争有“疑问和关切”应该不是自愿,而是习近平的授意,以平息栗战书的言论给中国形象带来的冲击。

他说:“我猜想,在上合组织峰会上,习近平说服普京公开发表声明。我想习主席可能说过,我不会公开让你难堪,我也不会公开羞辱你,但我(习近平)希望你(普京)至少承认或意识到中国人对这场战争的进展感到不安的事实。”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副主席巴里·帕维尔(Barry Pavel)说,习近平对普京在两人宣布中俄关系“上不封顶、不设禁区,没有止境”后的三个多星期内发动乌克兰战争肯定不满,中国的这些变化至少反映了他们的矛盾和后悔心理。

他说:“习近平最近在上合组织峰会上与普京的小交流是不是立场的转变?可能不是。如果这代表立场的重大变化,我们会听得更清楚一些。但我认为这确实反映了中国背后对俄罗斯正在做的事情感到相当矛盾和遗憾。它根本没有对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更广泛的目标,包括软实力问题,起到任何提升的作用。”

除了官方的声明之外,中国媒体上也开始出现了一些不看好俄罗斯的观点,其中包括前《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等曾经为普京和俄罗斯辩护的人现在都公开表示,普京的部分动员令显示俄罗斯处境严峻,而动员令难达效果 。

北京面临的“两难”和“三难”

欧亚集团资深分析员韦恩认为,中国目前所做的是试图在俄罗斯、西方以及自身利益三方之间维持平衡。

他说:“中国不希望放弃俄罗斯,但是也知道,如果继续不对俄罗斯进行谴责,将会进一步危及自己与西方的关系。所以,中国至少要强调自己现在对战争的走向,对战争演变到现在的状态不满。”

在俄罗斯2月入侵乌克兰以来,中国一直拒绝谴责俄罗斯。韦恩援引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资深主任麦艾文(Evan Medeiros)的观点说,中国目前在俄罗斯政策上面临“三难”,第一,至少在名义上保持对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承诺(这一点也适用于乌克兰);第二,不想放弃俄罗斯;第三,稳定与西方的关系。

但是,韦恩指出,这三个目标同时实现很难,而且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中国就越难以维持这种平衡。他说,中国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企图“蒙混过关”(muddle through),希望战争早点结束。

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联合国安理会希望推出一项谴责俄罗斯公投与侵略的决议。中国究竟如何投票将受到各方的关注。韦恩说,中国应该不会明确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被占领土的公投,因为这显然会损害中国自己的领土主张。但中国也不会公开谴责俄罗斯的行为,就像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时中国所展示的那样。

中国到目前也没有明确谴责俄罗斯吞并乌克兰地区、践踏主权与领土完整原则。9月28日,在被问到“中国为什么不明确谴责俄罗斯,这会不会给其它国家的分裂分子提供错误信号,尤其是台湾”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强硬表示,“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同乌克兰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没有任何可比性。任何借乌克兰问题影射、关联台湾问题的企图,都是别有用心的政治操弄。”

另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如果普京动用核武器的话,韦恩说,中国可能不得不被迫表态。普京已经威胁要动用一切资源捍卫俄罗斯的人民和领土完整。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已经给中国带来了它最不想看到的后果。美国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欧洲政治和经济资深研究员达利博尔·罗哈克(Dalibor Rohac)告诉美国之音:“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让台湾安全问题被以一种更严峻、更紧迫的方式带到了最前沿,北京政权对这一事实不会感到兴奋。”

因为担心“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美国和日本以及西方民主国家加大了对台湾的关注并加强了与台湾的联系,另外,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内的印太国家也增加了国防开支。

中国不会放弃普京和俄罗斯

但尽管如此,美国前国家安全委员会欧洲事务高级主任库普坎说,中国会继续努力维持与俄罗斯的伙伴关系,至少短期内不会放弃。他说:“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伙伴关系,使中国能够反击它所认为的以美国为首的自由秩序,在某些方面,它甚至放大了中国的力量。”

2021年12月,中国外长王毅就曾说过,“只要中俄肩并肩站在一起,国际秩序就乱不了,霸权主义就赢不了。”

分析人士指出,推动中国和俄罗斯走到一起的首要力量,是两国对美国和西方的共同敌意,而这一点短期内不会改变。他们说,如果中国不能显著改变与西方的关系,中国就不可能放弃俄罗斯。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哈尔·布兰兹(Hal Brands)9月10日在自己的推特中写道,“北京不能坐视俄罗斯在乌克兰被击败,因为这(至少)将导致俄罗斯被严重削弱,成为一个不太有用的盟友,更不能分散华盛顿的注意力。更严重的情况是,这可能会在莫斯科造成政治不稳定。在极端情况下,莫斯科的政治不稳定可能会在习近平投入巨资的“战略伙伴关系”中造成不稳定。”

事实上,乌克兰战争以来,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越来越深。由于俄罗斯进入世界市场受到西方制裁的限制,最近几个月,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中国对俄罗斯天然气和煤炭的进口量也在增加。中国8月进口俄罗斯煤炭同比增长57%,创五年新高;其原油进口量也比去年同期猛增28%。

虽然北京谨慎地避免了违反西方制裁的行动,例如向莫斯科提供直接军事援助。但它以低廉的价格加大了对燃料和能源的购买力度,为饱受打击的俄罗斯经济提供了一条生命线。

两国的军事合作也在推进。中国前不久参加了俄罗斯举办的“东方-2022”演习。9月29日,在中国国防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谭克非表示,中国军队赴俄罗斯参加“东方-2022”演习,“全面锻炼提升了境外遂行军事行动的能力”。9月26日到27日,中国和俄罗斯海军的7艘舰艇在日本伊豆诸岛附近航行。此前,中俄8艘舰艇组成的联合编队现身在阿拉斯加附近的海域。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美国股市传出大消息
2 突然!一封“倒习书”疯传
3 下跌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北京彻底露馅
4 朝鲜士兵遭屠戮画面被公开!乌军直呼“不敢
5 中国的大萧条,就要来了
热门专题
1
叙利亚
6
万维专栏
11
中共两会
2
苗华被抓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川普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俄乌战争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中美冷战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